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生物资源学教学探讨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现代学习理论要求,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为出发点,对微生物资源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从而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
陈晔
柳闽生
机构地区
江西九江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系
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九江
出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173,共2页
Microbiology China
关键词
微生物资源学
教学改革
提高质量
分类号
Q93-4 [生物学—微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
1
吴洪健 倪男奇译.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
1
陈晔,陶劲松.
多媒体技术在植物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94-9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2
1
袁辉,李校堃,刘洁生.
《基因工程制药》教学改进的探索与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4):125-127.
被引量:9
2
王德芝,胡虹文.
高等农业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5):124-126.
被引量:17
3
刘树青,江晓路,牟海津.
促进微生物实验技术创新水平的改革初探[J]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5):127-129.
被引量:15
4
李颖,关国华,王颖,席悦.
微生物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辅助环节——本科生科研训练[J]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5):129-131.
被引量:12
5
杨朝晖,曾光明,刘云国,杨霞.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教育科学,2004(3):45-47.
被引量:52
6
袁辉,李校堃.
生物制药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改革和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2):141-143.
被引量:12
7
刘森林.
微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53-155.
被引量:77
8
田鸿,陈强,张小平,廖德聪.
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应用微生物技术能力的培养——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和资源环境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浅谈[J]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2):370-372.
被引量:13
9
胡廷章,黄小云,刘仁华.
提高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体验[J]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4):812-815.
被引量:34
10
都韶婷,宋英琦.
互动教学为核心的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3-7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田鸿,陈强,张小平,廖德聪.
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应用微生物技术能力的培养——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和资源环境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浅谈[J]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2):370-372.
被引量:13
2
刘爱民.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微生物资源与环境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教学初探[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4):493-495.
3
辜运富,陈强,张小平,廖德聪,徐开未.
强化基础,拓展应用,构建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新体系[J]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1772-1776.
被引量:11
4
张大全,郑红艾.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26-27.
被引量:5
5
范龙飞,杨成德,何静.
《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10):43-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何琳燕,盛下放.
植物生产类专业《普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322-1324.
被引量:3
2
徐志毅.
深化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37-141.
被引量:3
3
辜运富,陈强,张小平,廖德聪,徐开未.
强化基础,拓展应用,构建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新体系[J]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1):1772-1776.
被引量:11
4
陈金华,唐赟,宋波.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3-24.
被引量:6
5
林海萍,张立钦,张昕,胡加付.
几种讨论式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7):1054-1057.
被引量:13
6
邓百万,陈文强,彭浩,刘开辉,丁小维,解修超.
基于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7-10.
被引量:65
7
张敏,孙清,赵玲,敖永华,陈东雨.
能源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高师理科学刊,2012,32(4):110-113.
被引量:2
8
王钢,黄明远,汪淑芳,伏秦超,王燕.
高师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改初探[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28(7):119-120.
被引量:4
9
殷月兰,潘志明,孙林,黄金林,陈祥,耿士忠,张彪,焦新安.
微生物生物学课程群新体系促进“三创”人才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18-19.
被引量:2
10
刘素纯.
高等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66-68.
被引量:2
1
戴均贵,果德安,郭洪祝.
寻找曾经拥有的世界——传统中药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首都医药,2001,8(5):4-6.
被引量:2
2
周家勤.
关于学好生物课的策略探究[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1(8):165-165.
3
刘曦.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J]
.未来英才,2014(3):43-44.
4
吕清梅.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J]
.软件(教学),2015,0(9):214-214.
5
韦赛妮.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J]
.软件(教学),2015,0(8):259-259.
6
陈向东.
红树林土壤中的芽胞杆菌多样性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6):1192-1192.
被引量:1
7
杨清东,侯广玉,王铁林.
实验用新西兰兔应用人工授精的实验[J]
.养殖技术顾问,2008(9):124-124.
8
姜瑞波,阮志勇.
推进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建设,支撑微生物学科发展——“第七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际微生物系统与分类学研讨会”专刊序言[J]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5):891-892.
被引量:2
9
第八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35(5):516-516.
10
刘涤,胡之璧,宋纯清.
传统药材生物技术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8,13(6):245-250.
被引量:22
微生物学通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