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视存神术与道教及道家学说之内在联系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存思术是道教最为常用的一种道术与思维方法 ,其中内视存神术尤为重要。内视存神术先道教而产生 ,并且其存思对象也曾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迁。内视存神术贯穿并影响了整个道教史的发展 ,其根本原因 ,即在于它与作为道教最重要学理基础的道家学说 ,尤其养生理论 ,以及整个道教的大宗旨最为相契。
作者
吴述霏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2-124,137,共4页
Religious Studies
关键词
道教
内视存神术
养生理论
内丹道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东樱宁.《道教与养生》[M].华文出版社,2000年.261.
2
许地山.《道教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43.
3
.《道教与传统文化》[M].中华书局,1992年.193.
4
喻理明.《太平经正读》[M].巴蜀书社,2001年.19,34.
5
.《道藏》(第5册)[M].,.913.
6
.《道藏》(第20册)[M].,.519.
7
陈致虚.《悟真篇三注》,卷首序[M].,..
8
陈樱宁.《道教与养生》[M].华文出版社,2000年.261.
9
.《道藏》:第5册[M].,.页911,页913,页914页908.
共引文献
7
1
黄梓根,张松辉.
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几点认识[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6-10.
被引量:3
2
唐大潮.
宋元明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理路[J]
.世界宗教研究,2006(1):55-62.
被引量:4
3
向仲敏.
两宋道教政治伦理思想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2007(3):135-140.
4
曾国富.
道教与五代吴越国历史[J]
.宗教学研究,2008(2):33-39.
被引量:2
5
陈芳怡.
论东汉中晚期画像石中的羽人图像[J]
.文物世界,2011(5):16-20.
被引量:4
6
李裴.
浅析道教文本中的“皂荚”意象[J]
.宗教学研究,2013(4):55-59.
被引量:2
7
黄敏,林丽.
道教与越南传统文化[J]
.东南亚纵横,2003(8):40-42.
被引量:1
1
李悦.
简论道教内丹道[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3):26-27.
2
李玉用,陈悦.
内丹道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内涵[J]
.中华文化论坛,2016(4):67-72.
被引量:1
3
范立舟.
南宋元代符箓道的发展与净明道的出现及其思想特质[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26(3):136-145.
4
孙亦平.
论张三丰内丹之特点[J]
.武当,2009(7):44-44.
5
陈明.
全真道的心性修炼[J]
.中国宗教,2010(10):60-61.
6
魏小巍.
内丹话语和内丹修炼术[J]
.中国道教,2010(5):47-52.
被引量:1
7
龚喜球,刘绪银.
内丹道教的本体论范畴及其演变[J]
.船山学刊,1998(1):60-63.
8
《道教哲学》出版发行[J]
.中国道教,1998(1):63-63.
9
卢国龙.
论唐代《易》、《老》兼综的道教学风[J]
.中华文化论坛,1994(2):66-69.
被引量:2
10
王鹏飞.
论全真道南北宗内丹思想的实质性差异[J]
.中华文化论坛,2014(11):71-74.
宗教学研究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