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先秦儒道理想人格之差异
被引量:
2
Dissimilarities of Ideal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in the Early Qin Peri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将理想人格提高到道德生活的重要地位,并成为人生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但随着各自道德认知的深 化、道德活动的丰富,儒道两家又从不同的角度对理想人格进行了探索和设计。
作者
郝翠荣
吴沁芳
机构地区
山东理工大学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GuanZi Journal
关键词
理想人格
价值取向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1
刘永成.
《道德经》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05(11):18-20.
被引量:6
2
魏饴.
《道德经》德育功能三题——兼评文选德先生《〈道德经〉诠释》[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124-125.
被引量:3
3
黄金波,许德华,胡波.
高校体验德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1(8):31-33.
被引量:2
4
谈炳和,樊富珉.
试论人格及人格教育[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1):63-67.
被引量:35
5
黄希庭,范蔚.
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6):45-50.
被引量:52
6
陈少华,郑雪.
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4(3):41-4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李三岗.
《道德经》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启示[J]
.价值工程,2011,30(2):320-321.
被引量:1
2
李良玉.
浅析《道德经》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J]
.语文建设,2012,0(03X):52-5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华光明.
有效发挥《道德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路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8(8):50-51.
2
曹庆傲.
“道德经”对培养经济困难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J]
.鄂州大学学报,2019,26(2):81-83.
3
朱建国.
《道德经》哲学高度与德育功能[J]
.语文建设,2016(8X):91-92.
被引量:1
4
张焕华.
论如何有效发挥《道德经》中的思政教育功能[J]
.语文建设,2016(9X):71-72.
被引量:1
5
李艳.
老子《道德经》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J]
.语文建设,2016(9X):93-94.
1
钱为.
先秦儒道的分流与合道[J]
.求实,2004(S3):76-77.
2
王秀.
先秦儒、道伦理思想对比[J]
.商,2013(21):365-365.
3
论现代人格[J]
.中国监狱学刊,2002,17(3):112-112.
4
汪凤炎.
试论先秦儒道养生心理学思想的异同[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1):79-83.
被引量:5
5
王兴洲.
关于道德评价的几个问题[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1-7.
6
王兆响,褚冠军.
先秦儒道天道观异同探微[J]
.济宁学院学报,2009,30(4):34-37.
7
焦幸安.
论先秦儒道美学思想之差异[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3(3):21-23.
8
寇立河.
试论道德活动的发展阶段和特征[J]
.江淮论坛,2000(1):85-86.
9
吴倬.
人的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的动力机制和实现形式[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1):1-4.
被引量:23
10
李冰.
刘宗周“慎独”说之趣旨——格物[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3):250-251.
管子学刊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