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20年研究述评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对国际学术界“晚年马克思”研究热的理论反映 ,基于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视 ,我国学术界对“跨越”设想开展了 2 0年的研究 ,取得了丰项的研究成果。但是 ,在“跨越”设想的提出动因、历史地位等重要问题上 ,学术界仍然是见仁见智。因此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有关研究 ,以减少分歧、达成共识 ,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
孙来斌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关键词
马克思
“跨越”
“卡夫丁峡谷”
研究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41
同被引文献
13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7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M].人民出版社,.第7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列宁选集》(第3版)[M].,.第570页,第488-525页,第623页,第16页,第510页,第570-571页.
5
.《资本论》第3卷,序言[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页.
6
.《列宁全集》.第2版,第3卷[M].,.第13页.
7
[俄]阿·沃登.《和恩格斯的谈话》[A]..《智慧的明灯》[C].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
共引文献
541
1
苑申成.
论“三个第一”的内在统一性[J]
.经济师,2007(10):33-34.
2
王知宇.
论邓小平对毛泽东主要矛盾学说的新发展[J]
.求实,2003(z1):9-10.
3
王小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z1):34-36.
4
张久营,寇子春.
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探析——兼谈推进对台工作的几点思考[J]
.台湾研究,2004(3):1-7.
5
方新民.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4):7-12.
被引量:1
6
沙健孙.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J]
.政治学研究,2004(2):7-15.
被引量:1
7
李爱华.
苏共蜕变的历史教训[J]
.政治学研究,2004(2):16-25.
8
程中原.
邓小平与1975年整顿论略[J]
.党的文献,2004(4):23-30.
9
徐亚文.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J]
.中国法学,2004(4):46-54.
被引量:29
10
陈之骅.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苏联兴亡的启示[J]
.俄罗斯研究,2002(4):73-7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2
1
刘忠权.
国家构建与国家潜在自主性——重读斯科克波的《国家与社会革命》[J]
.学术论坛,2008,31(2):53-56.
被引量:1
2
石镇平.
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3):243-248.
被引量:4
3
孙来斌,彭旺林.
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比较研究概述[J]
.学海,1999(4):111-114.
被引量:1
4
孙来斌,居继清.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十年研究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1999(5):73-77.
被引量:5
5
曾枝盛.
90年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几个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
.教学与研究,1999(4):46-51.
被引量:4
6
罗文东.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与前景——“国外社会主义现状与前景”研讨会综述[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1):55-62.
被引量:3
7
赵家祥.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1):10-18.
被引量:28
8
张奎良.
马克思晚年跳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怎样提出来的[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2(2):25-31.
被引量:3
9
刘天俊.
恩格斯早期革命策略思想[J]
.社会科学研究,1991(6):111-115.
被引量:1
10
方世南.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0
1
张思,刘玲玲.
简析马克思跨越式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J]
.法制与社会,2006(22):213-214.
2
甘建民.
试析晚年马克思舍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1-5.
被引量:1
3
彭萍萍.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若干观点研究综述[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149-154.
被引量:3
4
甘建民.
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中的学术造假问题[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2-17.
5
段栋峡,张笑扬.
“卡夫丁峡谷”问题的三个维度及其当代价值[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1):67-72.
6
李红亮.
苏东解体以来马克思恩格斯政权思想研究综述[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4):9-14.
7
王增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了什么——基于对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再认识[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24-26.
被引量:1
8
王呈琛.
马克思社会主义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2019,25(7):65-66.
9
马中豪.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相关问题辨析[J]
.今古文创,2024(5):70-73.
10
曾荣.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早期探索与追求——以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中心[J]
.深圳社会科学,2025,8(1):5-1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报告(上)[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4):24-32.
被引量:2
2
李曼.
简论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发展的层次和主题[J]
.科学社会主义,2009(4):39-42.
被引量:2
3
高坤.
农业产业化纵论——从三鹿奶粉事件说开去[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44-2445.
4
孙来斌,颜鹏飞.
关于马克思“跨越”设想历史地位的确证--与一种否定观点的商榷[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4):137-143.
被引量:5
5
王兴华,严建新.
马克思的“跨越设想”与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4-7.
被引量:1
1
冯定雄.
列宁对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考的转变及原因[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134-138.
被引量:1
2
黄兰岚.
马克思跨越设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4,17(4):18-21.
3
易本钰.
从马克思的“跨越”设想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J]
.江西省团校学报,2003,13(2):2-5.
4
齐晓明,张敏.
马克思“跨越”设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3):8-9.
5
郑伯范,史立军.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伟大探索和实践——论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J]
.开放时代,1997(6):20-24.
6
徐觉哉.
马克思研究在日本[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2):156-160.
7
维维亚娜.斯蒂恰娜,靳呈伟.
政党与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和智利的高层腐败[J]
.国外理论动态,2013(4):76-85.
被引量:5
8
李玉兰.
“跨越”设想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2(2):34-36.
9
李玉兰.
跨越"设想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S1):3-4.
10
裴树东,周春明.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与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J]
.湖北社会科学,1997(9):28-30.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