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4,共2页
Special Zone Economy
同被引文献35
-
1杨劲.粤港澳新一轮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J].珠江经济,2004(8):37-39. 被引量:1
-
2董泽芳,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90-94. 被引量:8
-
3朱健仪.论CEPA与粤港澳教育的关系[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2):19-23. 被引量:2
-
4王珊.CEPA条件下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的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9):47-48. 被引量:4
-
5唐川,朱金伟,肖望.电子商务环境下CEPA与粤港澳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J].商场现代化,2005(09X):161-162. 被引量:1
-
6朱健仪.CEPA与粤港澳教育关系研究[J].求索,2006(1):123-126. 被引量:3
-
7黄国华,吕开颜.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南方经济,2006,35(3):5-18. 被引量:20
-
8何江,张馨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南方经济,2006,35(5):44-52. 被引量:153
-
9叶欢聚."内企自由行"与香港的角色探析[J].中国评论,2004,(11).
-
10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4)[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
二级引证文献18
-
1饶品良.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培育高职学生现代工匠精神的意义与价值[J].教育科学论坛,2019,0(30):51-54. 被引量:2
-
2彭嘉庆,陈善昂.两岸签署CEPA势在必行[J].发展研究,2007,24(11):34-36. 被引量:2
-
3潘慧峰,郑建明,范言慧.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粤港澳金融合作:战略思路与合作模式[J].南方金融,2008(10):34-36. 被引量:7
-
4程永林.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利益规制研究[J].阴山学刊,2009,22(5):109-112. 被引量:2
-
5王飞,房利敏.东盟资本市场一体化战略规划对我国的冲击及其对策[J].新金融,2011(2):25-28. 被引量:1
-
6林娥.珠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战略构想[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2,33(3):109-115. 被引量:1
-
7蒋尊国,卢建红.协同育人视角下粤港高教的深度合作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4(6):12-16. 被引量:2
-
8焦磊.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探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5,28(4):66-71. 被引量:1
-
9杨永聪.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高校创业教育的优化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7,38(8):15-18. 被引量:16
-
10潘慧峰,郑建明,范言慧.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粤港澳金融合作:战略思路与合作模式[J].金融经济(下半月),2008,0(10):95-95. 被引量:1
-
1陈星.CEPA贸易投资便利化成效明显[J].中国经贸,2005(11):22-23. 被引量:1
-
2沈伯明.CEPA:带来新挑战[J].大经贸,2003(8):37-38.
-
3毕红毅.CEPA——未来鲁港合作首推服务业[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5-7.
-
4董荣,邓攀.半年不见动静,各方反应不一:CEPA离我们还有多远?[J].数字商业时代,2004(10):105-107.
-
5钮海津,郭冰峰.国内第一家金融“头啖汤”[J].中小企业投融资,2012(6):58-60.
-
6葛志琼.CEPA与深圳服务业[J].特区经济,2005(2):278-279. 被引量:3
-
7邓亚平,梁思奇.广西就“两廊一圈”建设提出建议[J].广西城镇建设,2006(7):84-84.
-
8蔡国强,杜珠英,郭薇雅.浅谈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协作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J].江苏商论,2005(8):147-149.
-
9李霞.以CEPA为契机 提升顺德第三产业发展水平[J].广东经济,2004(12):27-28. 被引量:2
-
10陈建,王博.论CEPA实施后的香港经济[J].教学与研究,2007(1):63-6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