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0,共3页
Beijing Archives
共引文献89
-
1王文燕.基于传统文件中心对电子文件中心职能定位的思考[J].兰台世界,2020(S02):55-57.
-
2胡燕,闫树涛.现行文件开放与档案开放的差异分析[J].档案天地,2004(3):35-36. 被引量:2
-
3姚乐野.论基于电子政务的现行公开文件利用服务[J].档案学通讯,2004(4):76-79. 被引量:4
-
4陈艳红.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是否仍然适用——电子档案形成规律研究之一[J].山西档案,2004(4):20-22. 被引量:4
-
5陈艳红.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是否仍然适用——电子档案形成规律研究之一[J].档案时空,2004(8):17-19. 被引量:1
-
6杨雯,张北建,于梅.文件与档案关系再探析[J].档案学研究,2004(5):20-22. 被引量:1
-
7刘金霞,黄存勋.机关档案室可以有限制地向公众开放[J].北京档案,2004(10):28-29. 被引量:2
-
8胡燕.我国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的现行文件利用和开放及策略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5):100-103. 被引量:1
-
9陈琼.试论文件现行效用[J].档案学通讯,2004(5):30-33. 被引量:2
-
10周毅.试论我国现行文件开放保障体系的构建[J].档案学通讯,2004(6):36-39.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34
-
1王茂跃.论现行文件开放模式[J].浙江档案,2004(11):6-8. 被引量:4
-
2周毅.试论我国现行文件开放保障体系的构建[J].档案学通讯,2004(6):36-39. 被引量:10
-
3王协舟.现行文件开放利用服务的理论基础——从文件价值理论维度论起[J].档案学通讯,2005(1):36-39. 被引量:10
-
4冯惠玲.论档案馆的“亲民”战略[J].档案学研究,2005(1):10-13. 被引量:102
-
5熊欢欢,周毅.文件价值论与现行文件开放[J].山西档案,2005(2):22-24. 被引量:3
-
6王协舟.浅析档案馆开展现行文件开放利用服务的模式选择——兼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性意义[J].档案学通讯,2005(3):50-52. 被引量:4
-
7毛福民.在全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05(9):10-14. 被引量:6
-
8傅荣校.关于档案价值研究[J].中国档案,1996(9):33-35. 被引量:12
-
9刘东斌.“档案形成在前”说对电子档案管理的启示——再论档案形成在前[J].档案管理,2007(3):14-18. 被引量:14
-
10陈永生.从政务公开制度反思档案开放——档案开放若干问题研究之二[J].浙江档案,2007(7):17-19.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8
-
1陈锐龙,韩枫,朱家林.优化社区教育 强化育人功能[J].中国农村教育,2005(1):73-74.
-
2刘金霞,黄存勋.构建网络化的现行文件公开体系[J].四川档案,2004(6):6-8.
-
3王协舟.浅析档案馆开展现行文件开放利用服务的模式选择——兼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性意义[J].档案学通讯,2005(3):50-52. 被引量:4
-
4董国超.童年的文化描述——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评介[J].中国图书评论,2006,29(6):39-41. 被引量:3
-
5高畅.现行文件开放的理论分歧评析[J].山西档案,2006(3):18-20.
-
6刘东斌.档案形成在前说对现行文件公开利用的解读——七论档案形成在前[J].档案管理,2008(4):18-23. 被引量:7
-
7时照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若干思考[J].学理论,2009(23):15-16.
-
8魏勤政.现行文件利用对于档案馆利弊之分析[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9(11):32-33.
二级引证文献14
-
1邓敏.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档案馆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工作关系探析[J].档案学通讯,2006(4):35-38.
-
2王小云,王运彬.运用全程管理模式 发展档案中介机构[J].档案时空,2007(6):19-20. 被引量:2
-
3刘东斌.档案形成在前说对现行文件公开利用的解读——七论档案形成在前[J].档案管理,2008(4):18-23. 被引量:7
-
4刘子芳,徐红晖.对“档案形成在前说”两个基本观点的思考[J].档案管理,2009(2):29-31. 被引量:2
-
5时照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若干思考[J].学理论,2009(23):15-16.
-
6时照建.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困惑与思考[J].北京档案,2009(9):17-18.
-
7介文红.也谈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J].学理论,2010(1):161-162. 被引量:1
-
8邹吉辉.“档案形成在前说”置疑[J].兰台世界(下半月),2010(2):8-9. 被引量:2
-
9徐品坚,张娟.关于现行文件中心开放实践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0(5):17-21. 被引量:2
-
10曹静,李岚婷,向天鸽.幼儿读物的转型升级路径刍议——以《淘气包马小跳(漫画升级版)》为例[J].出版广角,2017(1):61-63.
-
1王茂跃.文件管理中心能替代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吗——兼与吴雁平同志商榷[J].档案管理,2004(2):21-22. 被引量:2
-
2宝鸡[J].陕西档案,2003(3):46-47.
-
3透析文件中心的中国化[J].新上海档案,2004(3):31-31.
-
4徐欣云.机关档案利用模式的改造[J].新上海档案,2004(1):21-24.
-
52002年陕西档案工作十件大事[J].陕西档案,2003(1):5-5.
-
6胡燕,闫树涛.现行文件开放与档案开放的差异分析[J].档案天地,2004(3):35-36. 被引量:2
-
7吴锦芳.浅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档案开放利用工作的影响[J].云南档案,2008(6):23-24. 被引量:3
-
8程军.我国现行文件开放法制化的几点思考[J].档案管理,2006(2):43-45. 被引量:1
-
9李林森.红头文件红透科普活动日[J].山西档案,2004(4):4-4.
-
10刘巧英.我国现行文件开放利用模式的现状[J].中国档案,2011(11):1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