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奶牛乳房炎病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的一种最常见多发的且不易彻底治愈的顽固性疾病 ,它不仅影响奶的产量和质量 ,而且影响奶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 ,甚至有些乳房炎的疾病还会影响人的健康 ,因此 ,对疾病的及早预防和及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其分类进行了阐述 ,供大家研究参考。
作者
火焱
刘佳森
刘曾力
机构地区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7期61-62,共2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因
防治
饲养管理
挤奶卫生
药物治疗
症状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3
1
杨龙骐,彭义,娄飞.
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技术[J]
.当代畜牧,2002,31(2):22-25.
被引量:22
2
马秀珍.
奶牛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J]
.养殖技术顾问,2002(3):20-21.
被引量:3
3
尚汉.奶牛饲养与疾病防治[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田文儒,刘大海,张雪清.
乳酸环丙沙星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10):28-30.
被引量:22
2
孙福先,王恩满,赵德龙,包仁龙,王忠福,董广玉.
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J]
.中国奶牛,1996(1):36-37.
被引量:55
3
靳胜新.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8(3):28-29.
被引量:6
4
祁世荣.
奶牛五种恶性乳房炎诊治总结[J]
.中国奶牛,1999(2):44-46.
被引量:7
5
陈坤永,翁良树,吴慕贞,张火星,陈健琦.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药物治疗试验[J]
.中国奶牛,1999(1):17-18.
被引量:36
6
叶定生,孙健.
安徽省保健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及其流行情况的调查[J]
.中国奶牛,1999(3):50-51.
被引量:30
7
储明星.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与防治[J]
.中国奶牛,1999(4):55-56.
被引量:81
8
温建新.
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型的分离鉴定[J]
.中国奶牛,2000(2):39-40.
被引量:14
9
杨克礼,刘士喜,朱先春,郭勇,卜英山.
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菌分离试验[J]
.中国奶牛,2000(4):17-18.
被引量:36
10
侯俊峰.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25(1):40-4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
1
刘文利,段春华,韩征军.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21(10):58-60.
被引量:9
2
张剑柄.
呼和浩特地区奶牛肠杆菌性乳房炎病的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4,25(6):75-77.
被引量:5
3
程郁昕,方必春,高士宝,薛飞,洪斌.
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与乳用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草食动物,2005,25(1):11-14.
4
宁召峰,梁成彪,赵宏坤,李庆剧,李玉军,李长家,陈志伟.
克炎晶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试验[J]
.畜牧与兽医,2005,37(4):4-6.
被引量:5
5
程郁昕,方必春,高士宝,李丛山,邓银华.
淮南地区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分析[J]
.中国草食动物,2006,26(2):46-48.
被引量:2
6
李亚林,段晓琴,任福刚.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J]
.畜禽业,2006,17(7):36-37.
7
宜学军,韩建业,常虹.
谈奶牛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3):77-78.
被引量:1
8
杨天平,韩喜琴,张建鑫,韩步乾.
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07,24(9):77-79.
被引量:2
9
赵玉龙,王聪,李莹洁,库朝锋,焦玉兰,曹文兵,李岩.
石河子某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5):37-37.
被引量:3
10
吴辉,朱小甫,虎文君,陈德坤.
复方免疫活性因子对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疗效观察[J]
.动物医学进展,2009,30(4):111-11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8
1
张中文,吴国娟,刘凤华,马淑媛,李焕荣,李诺.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7(4):42-47.
被引量:80
2
鹿凌岩,王明杰,史同瑞.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研究进展[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2,4(9):16-18.
被引量:5
3
吴国娟,张中文,沈红,孔刚.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及发生规律的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3):43-46.
被引量:35
4
叶秀娟,杜爱芳,胡松华.
金华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8):41-42.
被引量:11
5
马国添,李醒三.
冠心病与IL-10,IL-4和IFN-γ浓度关系的研究(英文)[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7):37-39.
被引量:8
6
贾玉萍,万仁忠,宁召峰,粱成彪,薛莲,刘文强,赵宏坤,李庆剧,娄焕军,李玉军,陈志伟,聂和平,李长家.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J]
.中国畜牧兽医,2004,31(10):46-48.
被引量:17
7
林锋强,胡松华,胡奇林,陈少莺.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菌苗佐剂研究现状[J]
.动物医学进展,2004,25(6):49-51.
被引量:9
8
马保臣,李建基,王春璈.
奶牛急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兽医杂志,2004,40(11):22-24.
被引量:19
9
翟少钦,付文贵.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研究进展与前景[J]
.中兽医学杂志,2004(6):30-33.
被引量:7
10
徐淑芬,白海,王存邦,曾伟,路继红,路井之.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对环胞菌素A治疗的反应与骨髓上清TNF-α,IFN-γ水平的关系(英文)[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4):486-48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0
1
王晨.
唐山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体调查与防治[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7):113-116.
2
刘萍,侯西成,郝满良,叶宝娜,谢菲.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中国奶牛,2007(3):33-36.
被引量:6
3
刘萍,侯西成,郝满良,叶宝娜,谢菲.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饲料工业,2007,28(7):48-51.
4
刘萍,郝满良,侯西成,叶宝娜,谢菲.
甘草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小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70-74.
被引量:2
5
付连军,尹柏双,李伟,王晓元,裴晓东.
奶牛乳房炎溶血性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J]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9):63-65.
被引量:2
6
冷晓红,王志强,李军.
苦豆子生物碱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J]
.中国兽药杂志,2013,47(9):31-33.
被引量:17
7
马秀珍.
奶牛乳房炎及其防治方法[J]
.养殖技术顾问,2002(3):20-21.
被引量:3
8
胡少辉,阚威,周长卿,马呈瑞,张连梅,徐燕霞,曹会萍,赵兴绪,张勇.
中草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体外抑菌试验[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49(3):17-22.
被引量:8
9
高瑞娟,王纯洁,敖日格乐,贾知锋.
蒙药成分复方对乳房炎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38(3):13-16.
被引量:2
10
侯瑞红.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症状及防治分析[J]
.农家参谋,2017(22):92-9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刘睿芬,陈莉莉,白峰,王文魁.
复方桉叶注射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型小鼠乳腺炎的影响[J]
.中国奶牛,2009(11):43-46.
2
赵战峰,宋军科,于三科.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4):113-115.
被引量:16
3
缪强,张绍军,杨洪贵,黄建新.
昆明地区奶牛乳房炎三类主要致病菌耐药现状及趋势初探[J]
.云南畜牧兽医,2011(5):17-19.
被引量:1
4
杨建发,张绍军,周兴文,缪强,白文顺.
奶牛乳房炎三类主要致病菌耐药性报道分析研究[J]
.中国奶牛,2011(22):44-46.
被引量:1
5
胡菊梅,温嘉琪,郑晓培,王娟.
奶牛乳房炎病原分离鉴定及其治疗方法研究[J]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1):16-19.
被引量:18
6
游元元,祝捷,李建春,林凯,陈恬.
红橘陈皮与橘叶对小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909-910.
被引量:6
7
裴大为,王纯洁,敖日格乐.
篦齿蒿提取物的抗菌试验[J]
.动物医学进展,2012,33(5):78-81.
被引量:2
8
刘延鑫,李婉涛,刘冬梅,刘学芳,张钟允,张振强,刘文第.
红岩草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乳酶的影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6):165-168.
被引量:3
9
于瑞影.
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6):84-84.
被引量:3
10
冷晓红,王志强.
苦豆子总碱涂膜剂安全性试验研究[J]
.中国兽药杂志,2015,49(8):20-23.
被引量:1
1
张华弟.
奶牛乳腺炎的综合性防治[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1):45-45.
被引量:1
2
佘鹏湘.
挤奶卫生与奶牛乳腺炎的预防[J]
.上海奶牛,1991(1):33-34.
3
山田光男,穆方楝.
奶牛挤奶卫生[J]
.国外畜牧科技,1990,17(1):46-47.
4
李福安,佟云鹏.
榨乳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9(8):26-27.
被引量:2
5
刘洋.
简析奶牛乳房炎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新农村(黑龙江),2016,0(12):94-94.
6
王健胜,金龙,高雅琴,韩美言.
奶牛乳房炎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甘肃畜牧兽医,2014,44(7):68-69.
被引量:3
7
张剑.
浅析奶牛乳房炎病因及防控措施[J]
.中国乳业,2011(8):28-30.
被引量:6
8
张兆顺.
浅析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J]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5):120-122.
9
房志强,李永志.
奶牛乳房炎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山东畜牧兽医,2008,29(7):22-23.
被引量:5
10
李迎光,杨德成,师周戈,刘晓妮,邓瑞强,杨忠,杨效民.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6):100-104.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