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葛仙米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毕永红
胡征宇
机构地区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No :2 0 15 0 4 )
内蒙古科技项目(No :2 0 0 10 2 0 6 )经费资助
关键词
藻类植物
营养价值
开发利用
蓝藻门
蓝藻纲
段殖藻目
念珠藻科
分类号
Q949.221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81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3
参考文献
3
1
刘金龙.
葛仙米营养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00,31(11):862-863.
被引量:26
2
湖北省鹤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鹤峰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3
夏建荣,高坤山.
球形念珠藻的生化组成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3):223-224.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沈银武,黄泽波,朱运芝,王乾麟.
鱼腥藻(Anabaena sp.)营养成分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4,12(1):61-64.
被引量:12
2
黄伟坤.食品检验与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3
戴治稼 曹有龙 等.宁夏发菜营养与化学组成的测定[J].宁夏农林科技,1991,3:42-44.
4
湖北省鹤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鹤丰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180.
5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637.
6
湖北省鹤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鹤丰县志,1990年,180页
7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1990年,2311页
8
李敦海,刘永定,宋立荣.
盐胁迫对葛仙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1999,23(5):414-419.
被引量:23
9
李敦海,宋立荣,刘永定.
葛仙米光合活性对盐胁迫的反应[J]
.水生生物学报,1999,23(5):420-424.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41
1
袁蕾,谭娅,胡泽刚,侯云燕,晏妮.
地木耳的营养成分与铅汞含量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4):1145-1149.
被引量:3
2
莫开菊,谢笔均,汪兴平,刘怀臣.
葛仙米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0):103-108.
被引量:29
3
于娟,唐学玺,张培玉,董双林.
CO_2加富对两种海洋微绿藻的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5,25(2):197-202.
被引量:20
4
汪兴平,谢笔钧,莫开菊,程超,陈德文.
野生与室内培养的葛仙米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6):238-241.
被引量:8
5
邓中洋,况琪军,胡征宇.
葛仙米室内规模化培养、群体显微结构及营养成分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5):481-484.
被引量:13
6
田志环,焦传珍.
葛仙米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2):170-172.
被引量:14
7
田志环.
稀有微藻葛仙米资源的研究与开发[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5):450-451.
被引量:2
8
邓中洋,阎春兰,胡强,胡征宇.
葛仙米研究进展[J]
.水生生物学报,2008,32(3):393-399.
被引量:25
9
莫开菊,程超,彭浩.
葛仙米多糖溶解性和流变特性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09,28(3):39-42.
被引量:17
10
邓伊苓,李冰冰.
葛仙米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4):10-1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81
1
彭华.
中国西南地区植物资源与农业生物多样性[J]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S1):28-36.
被引量:6
2
缪晓玲,MerrettMJ.
海洋浮游藻(Emiliania huxleyi)无机碳利用机理[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4):44-49.
被引量:3
3
毕永红,胡征宇.
温度、营养和光强对发状念珠藻生长的影响[J]
.过程工程学报,2004,4(3):245-249.
被引量:18
4
董建军,牛瑞阳,单斌,史媛英,贾士儒.
发菜多糖啤酒的研制[J]
.啤酒科技,2004(10):35-36.
被引量:2
5
莫开菊,谢笔均,汪兴平,刘怀臣.
葛仙米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0):103-108.
被引量:29
6
唐进年,赵明,张盹明,张锦春,聂文果.
念珠藻发菜的水分生理特性[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236-243.
被引量:14
7
沈银武,黎尚豪.
固氮蓝藻培养和应用的结果与展望[J]
.水生生物学报,1993,17(4):357-364.
被引量:27
8
张建民,刘新宁.
可利用微藻的种类及其应用前景[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1):65-66.
被引量:21
9
汪兴平,谢笔钧,程超,莫开菊,陈德文.
反复冻融法在葛仙米破壁技术上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5,26(3):162-165.
被引量:14
10
李三相,李勃,左国防,杨亚军.
陆生蓝藻地木耳中海藻糖研究初报[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24(5):42-4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5
1
汤俊,胡征宇.
3种念珠藻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1):63-66.
被引量:31
2
田志环,焦传珍.
葛仙米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2):170-172.
被引量:14
3
田志环.
稀有微藻葛仙米资源的研究与开发[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5):450-451.
被引量:2
4
莫开菊,周志,汪兴平,谢笔均.
碱液和木瓜蛋白酶预处理对葛仙米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7,28(11):194-198.
被引量:10
5
邓中洋,阎春兰,胡强,胡征宇.
葛仙米研究进展[J]
.水生生物学报,2008,32(3):393-399.
被引量:25
6
马文杰,郭玉蓉,魏决.
地木耳提取液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初探[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4):113-115.
被引量:7
7
汤俊,万能,胡征宇.
氮元素对发菜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0,31(19):92-95.
被引量:3
8
邱昌恩,王卫东.
外加氮源对葛仙米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J]
.微生物学杂志,2013,33(2):28-32.
被引量:1
9
刘树文,时功平.
不同形式无机碳对葛仙米的生理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3):166-169.
被引量:4
10
刘树文,杨川黔.
氯化钾和氯化铵对葛仙米的生理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3):155-158.
二级引证文献
93
1
卜怡然,吴礼邦,黄强,周毅德,张秀琴,高荣杰,位秀丽,刘志国.
神农架富锶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3):932-937.
被引量:4
2
丁红秀,高荫榆,晁红娟,夏冬华.
毛竹叶柄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11):122-125.
被引量:25
3
刘鹏举,薛小刚,马镝,阚国仕.
水溶性酸浆果多糖的提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12):96-98.
被引量:10
4
刁波,唐瑛,王晓琨,杨李.
中药多糖研究新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21-22.
被引量:21
5
陈雪峰,李一当.
发菜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088-3089.
被引量:21
6
曹渊,徐彦芹,夏之宁.
酶法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应用[J]
.中药材,2008,31(12):1924-1928.
被引量:5
7
马文杰,郭玉蓉,魏决.
地木耳提取液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初探[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4):113-115.
被引量:7
8
苏瑛,郑晓翠,唐咏,刘鹏举,孙东.
淫羊藿多糖的酶法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9,34(4):200-203.
被引量:8
9
李莉.
Obsevation for Epidermal Ultrastructure of Nostoc sphaeroides Kutzing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10(1):1-3.
被引量:1
10
姚瑾,贾士儒,岳思君,李海燕.
发菜及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3):45-48.
被引量:2
1
沈银武,黎尚豪.
固氮蓝藻培养和应用的结果与展望[J]
.水生生物学报,1993,17(4):357-364.
被引量:27
2
周复根,高倍铁子.
耐盐性蓝藻Aphanothece halophytica的α-1.4-葡聚糖磷酸化酶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1(3):299-301.
3
张德山.
烟台市近郊野生蔬菜资源初报[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3(3):213-216.
被引量:4
4
孙洁,陆胜民,陶宁萍.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J]
.中国水产,2006(5):76-77.
被引量:21
5
刚洁,王洪军,郑玉楠,郑春林,吴萍,邵彦良.
绿色蔬菜——野生发菜生产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2005(12):13-13.
6
郑学玲.
我国螺旋藻研究与开发的进展[J]
.科技导报,1994,12(7):34-36.
被引量:2
7
刘传琳,徐春野,徐庆勇,孙福璋.
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钝顶螺旋藻的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9,12(2):127-132.
被引量:9
8
朱友芳,王大志.
锗对两种微藻的毒性及其在细胞中的累积[J]
.海洋科学,2001,25(10):5-7.
被引量:3
9
孔令霞.
螺旋藻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开发利用[J]
.北方牧业,2008(6):26-26.
10
李天才,陈桂琛,索有瑞.
青海高原地木耳中氨基酸特征与分析[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26(3):6-8.
被引量:8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