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研究生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研究生教育特征和社会进步的内涵以及研究生教育和社会进步的关系等方面,阐述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进步也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陆爱华
机构地区
浙江工程学院研究生处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社会进步
可持续发展
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
学位制度
社会生产力
先进文化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1
[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探索的场所—现代大肇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振刚.
论创新教育的实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10-13.
被引量:30
3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R].,..
4
.研究生教育学.http://WWW.sohu.com.,.
5
.中国教育概况.http://WWW.sohu.com.,.
6
姚军毅.进步观念的结构、内涵与前景.http://WWW.sohu.com.,2001—02—2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朱永新,杨树兵.
创新教育论纲[J]
.教育研究,1999,20(8):8-15.
被引量:457
2
叶平.
“创新教育”解析[J]
.教育研究,1999,20(12):3-8.
被引量:127
3
王磊.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教授[J]
.教育研究,1999,20(7):3-7.
被引量:307
4
顾建民.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14-17.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
29
1
刘晓梅.
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86-88.
被引量:29
2
曾鸣,彭瑶.
谈高校图书馆在实施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和作为[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8(3):172-174.
被引量:3
3
张王定,李俊岭.
驱却坐上千重寒 烧出炉中一片春——现代创新教育中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方法[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8(3):39-41.
4
童爱玲.
发展人才主体生产力与教育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51-52.
5
胡之德.
浅议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2):2-5.
被引量:1
6
杨宇.
高校管理的“内外兼施”原则及其实现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8):29-30.
7
龚晓林.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12):91-92.
8
暴岩,赵连山.
高职高专德育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61-64.
9
闫长斌,徐国元,古德生.
论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试验能力的培养[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41-42.
被引量:2
10
胡荣.
当前军校研究生创新环境建设思考[J]
.继续教育,2007,21(10):38-4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3
1
鄢娟.
刍议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创业月刊,2004(9):84-85.
被引量:6
2
刘鸿.
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体现[J]
.江苏高教,2005(1):105-106.
被引量:15
3
张锋,季明,郭晓东.
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浅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4):28-30.
被引量:2
4
眭依凡.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原则[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3):3-7.
被引量:30
5
黄飞跃.
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4-8.
被引量:46
6
岳锋利.
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措施及问题[J]
.理论月刊,2005(5):86-87.
被引量:10
7
王孙禺,袁本涛.
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3):60-63.
被引量:13
8
庞青山.
发达国家工科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及其与科技发展关系初探[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17(1):82-86.
被引量:2
9
王文涛.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辩证分析[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0S):81-82.
被引量:1
10
王艳.
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探析[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08-11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冯宝鹏,苏宏伟,高平发.
研究生创新的动力分析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116-119.
被引量:4
2
李新荣.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关系[J]
.高等农业教育,2004(11):60-63.
被引量:4
3
李世彬.
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原则[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2):148-149.
4
张晶.
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发展态势[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5):36-38.
5
王培承,胡式良,杨淑香,李永珍,尹爱田,陈祥华,阎瑞雪.
山东省医学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4,25(6):15-17.
被引量:1
6
王子晨,戚巍,吴丹丹.
区域研究生教育与科技发展协调度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4-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张晶,王世清,赵梅.
中国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比较[J]
.高等农业教育,2008(9):86-88.
被引量:3
2
韩进,杨佳.
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互动共融[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18-21.
被引量:3
3
宋文娟,杨晓杰,谭武,袁怡洁.
辅导员在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中的工作初探[J]
.价值工程,2010,29(23):8-9.
4
常继乐,李芝兰,金中杰,杨燕,曹晓源,徐莉,申希平,李娟生.
甘肃省医学教育培养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0,27(4):409-410.
被引量:2
5
杜彬.
中国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效果分析[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1(2):40-42.
被引量:3
6
管河山,王谦.
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教育观察,2015,4(7):58-59.
被引量:2
7
刘进,童金皓.
博士生科研动力机制的双因素分析——以Z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4):61-65.
被引量:10
8
马明.
基于本科生规模探讨我国研究生规模问题[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9(2):49-53.
被引量:3
9
施咏清,杨晓江.
中国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东南学术,2017(5):226-231.
被引量:6
10
蒋敏捷,蒋伟哲,付书婕.
西部地区药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7):114-116.
被引量:3
1
张世文,史俊卿.
不要让留守儿童成为被误的一代[J]
.课外阅读(中下),2012(6):105-105.
2
欧阳莎.
若干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
.大观周刊,2012(31):183-183.
3
滕松艳.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理性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5):165-166.
4
周国宝.
论独立学院产生的必然性[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9-81.
被引量:6
5
孙畅.
独立学院如何实现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J]
.科教导刊,2013(20):26-26.
被引量:2
6
侯亚元.
大学生全程性就业指导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6(7):53-54.
被引量:4
7
覃泰树,李雨.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
.黑河学刊,2013(9):138-140.
被引量:4
8
刘尧.
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径选择[J]
.现代教育科学,2016(10):1-6.
被引量:31
9
洪树权.
浅谈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状与教学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240-241.
被引量:1
10
唐占应,刘星.
教育对生命的关注与回归——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J]
.科教导刊,2015(07X):11-12.
中国高教研究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