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1年第12期1-3,共3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同被引文献16
-
1本刊特别推出新课程优秀课例研究与解读专辑[J].人民教育,2004(15):74-74. 被引量:1
-
2肖岚,李忠如.鼓励猜想,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一个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及其引发的思考[J].中学数学月刊,2001(8):8-11. 被引量:5
-
3王信忠.说课的误区[J].数学通讯(教师阅读),2005,19(5):6-8. 被引量:6
-
4苏继红.高师院校学生微格训练中“说课”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6):85-86. 被引量:4
-
5张永超.说课的价值辨析[J].中学数学教学,2006(4):11-12. 被引量:3
-
6曹新,钟陕云,胡桂英.交流——发挥评比型说课功能的关键——兼与张永超老师商榷[J].中学数学教学,2007(2):4-6. 被引量:2
-
7饶汉昌.关于“说课”的几点思考[J].数学通报.1999(01)
-
8叶锦义.关于数学学科“说课”的思考[J].数学教学,1997(6):2-5. 被引量:4
-
9张奠宙.关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J].数学通报,2001,40(4). 被引量:119
-
10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3,23(1):9-15. 被引量:143
二级引证文献6
-
1张良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的基本特征[J].数学教学研究,2006,25(6):13-15. 被引量:2
-
2李美君.让“街头叫卖声”进入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8(1):15-15.
-
3孙善辉,段鹏举.加强说课理论实践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浅谈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的说课理论及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9):246-249. 被引量:4
-
4庹中友.高师生中学数学说课实证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17(6):135-137.
-
5赵国慧,沈利玲.中小学数学说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6,38(2):85-89.
-
6曾春燕,姚静.“反例”小角色大作用——反例教学的重要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4):18-23.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