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TPP背景下贸易的行政壁垒及中国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TPP谈判的结束,国际贸易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对加入TPP的原因及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阐述了TPP对中国的影响并认为区域经贸合作是大势所趋。但贸易存在行政壁垒,降低行政壁垒的成本会提高社会福利,促进贸易便捷化,最后对中国的外贸战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
张倩
机构地区
三江学院商学院
出处
《时代金融》
2016年第6期8-,16,共2页
Times Finance
基金
江苏省社科联项目<江苏发展低碳外贸战略研究>的支持
项目编号14SWC-121
关键词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行政壁垒
对策
分类号
F7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陆建人.
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11(1):43-52.
被引量:101
2
李杨,黄宁.
东盟四国加入TPP的动因及中国的策略选择[J]
.当代亚太,2013(1):101-124.
被引量:29
3
Cecília Hornok,Miklós Koren.??Administrative barriers to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5
4
Cecília Hornok,Miklós Koren.Welfare effects ofadministrativebarriers to trade. EFIGEworking paper 51 . 2012
5
杨立强,鲁淑.
TPP与中日韩FTA经济影响的GTAP模拟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13,22(4):39-47.
被引量:25
6
宋轶楠.
TPP规则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初探[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22-26.
被引量:9
7
沈铭辉.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的视角[J]
.当代亚太,2012(1):5-34.
被引量:114
8
赵金龙.
美国TPP战略的动机及其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J]
.东北亚论坛,2012,21(6):18-26.
被引量:42
9
彭支伟,张伯伟.
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J]
.国际贸易问题,2013(4):83-95.
被引量:117
10
万璐.
美国TPP战略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拟的分析[J]
.当代亚太,2011(4):59-73.
被引量:103
二级参考文献
126
1
盛斌.
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0-80.
被引量:89
2
张蕴岭.
寻找推进东亚合作的路径[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7-11.
被引量:15
3
黄永明,何伟,聂鸣.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6(5):56-63.
被引量:126
4
李向阳.
国际经济规则的形成机制[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9):67-76.
被引量:67
5
普雷马-詹德拉·阿图科拉拉(Prema-chandra Athukorala),齐顺然(译).
马来西亚的贸易政策:自由化过程、保护结构和改革议程[J]
.南洋资料译丛,2006(3):60-74.
被引量:3
6
玛格丽特·梁,齐顺然(译).
新加坡的贸易政策:优先考虑和选择[J]
.南洋资料译丛,2006(4):24-34.
被引量:6
7
盛斌.
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视角[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3):62-71.
被引量:28
8
黄凌云,张伟.
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实证分析与模拟[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27(4):36-38.
被引量:17
9
http://www.wto.orglenglish/tratop_elregion_elregion_e.htm.
10
《华尔街日报》文章:APEC Leaders Fear US Ties Are Fraying,2008年11月21日.
共引文献
444
1
沈陈,沈铭辉.
从离散到整合:后疫情时代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演进[J]
.东亚评论,2021(2):138-160.
2
韩梦雨.
冷战后美国贸易权术复杂系统论:一种内政外交综合分析的新方法[J]
.国际观察,2023(6):90-126.
被引量:2
3
刘昌明,孙云飞.
国内关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研究综述——兼论TPP研究的结构选择视角[J]
.理论学刊,2013(9):81-87.
被引量:3
4
刘昌明,孙云飞.
美国推进“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动因新论[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8.
被引量:3
5
孙西辉.
美国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
.理论学刊,2013(10):48-52.
被引量:1
6
吕娟.
论美国主导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3):89-92.
被引量:3
7
朱廷珺,董雅洁.
TPP:通向亚太自贸区的可行途径?[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144-149.
被引量:2
8
刘欣.
TPP国家经济的比较性分析及影响研究[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2013,20(3):57-69.
被引量:6
9
陈继勇,王保双,王玮楠.
论美国主导下的TPP对中国的挑战[J]
.湖北社会科学,2014(7):83-88.
被引量:7
10
王维,周睿.
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14(6):145-151.
被引量:3
1
张明龙.
设法绕开WTO的技术壁垒[J]
.经济师,2003(9):234-234.
被引量:1
2
麦嘉颖.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与中国的对策[J]
.经济与信息,1995(11):27-28.
3
邢毓静.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与中国的对策[J]
.经济师,1997(6):23-26.
4
章海彤,梁咏.
绿色壁垒的实质及入世后中国的对策[J]
.世界经济情况,2003(5):19-22.
5
木乔.
中国发展尤需强化区域经贸合作[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8):17-17.
6
罗尔夫.韦德,高建良.
论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格局[J]
.国外财经,1997(2):43-49.
被引量:1
7
张桂文.
试析价格歧视对竞争与社会福利的影响[J]
.中国物价,2002(10):31-33.
被引量:15
8
徐剑华.
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为多式联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J]
.国际商务研究,1993,14(2):24-26.
9
陆晨旭.
如何提升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3):22-24.
被引量:2
10
黄克安,陈春锋.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外贸战略的调整[J]
.中国对外贸易,2000(4):10-11.
时代金融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