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华文学中环保话语的三重创制——以何乃健为中心
被引量:
1
The Threefold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iscourse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Malaysia——Centering on He Naiji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何乃健作品中呈现出相当繁复而独特的环保话语,其中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自然生态环保,尤其是建基于其毕生从事的水稻事业关涉及有关升华,其中亦涉及自然/人心的辩证;第二层则是他从佛道文化展开的环保思考,其中既包括自我的成长,又包含对人性和世界的探勘;第三层则是其身份强化环保,既有对中华性的汲取和反思,又有本土性及其拓展。
作者
朱崇科
Zhu Chongke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出处
《文学评论丛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1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批准号:14ZDB080)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何乃健
环保
自然生态
文化环保
身份认同
分类号
I338.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朱崇科.
后殖民时代的身份焦虑与本土形构——台湾经验与潘雨桐的南洋叙述[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2):39-49.
被引量:3
2
王民.
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4):86-90.
被引量:69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陈大为.
寂静的浮雕——论潘雨桐的自然写作[J]
.华文文学,2002(1):73-77.
被引量:3
2
蔡运龙.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辩[J]
.人文地理,1996,11(1):1-6.
被引量:35
3
李万古.
现代科学“生态学化”和社会生态意识[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1(3):9-13.
被引量:14
4
陈贤茂.
潘雨桐小说与古典诗词意境[J]
.华文文学,1998(1):27-30.
被引量:2
5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AST CHINA CENTER FOR RESOURCE ENVIRONMENT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RESDS) East China Center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6,10(1):93-93.
被引量:1
6
徐嵩龄.
环境意识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前途[J]
.科技导报,1997,15(1):46-49.
被引量:29
7
余谋昌.
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
.世界环境,1995(4):13-16.
被引量:67
8
潘雨桐.《因风飞过蔷薇·后记》,第313页.
9
田思.《马华文学中的环保意识(1989-1999)》,第32页.
10
许文荣.《南方喧哗.马华文学的政治抵抗诗学》,马来西亚南方学院出版社&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04年,第53,54页.
共引文献
70
1
张嘉琪,颜廷武,江鑫.
价值感知、环境责任意识与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基于拓展技术接受模型的多群组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4):99-107.
被引量:23
2
郭彬,段大勇.
增强大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案[J]
.硅谷,2009,2(1).
被引量:5
3
包庆德.
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8-12.
被引量:28
4
刘家忠,贾志永,兰继斌.
乡镇企业经营管理者环境意识的模糊AHP评价[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35(3):39-43.
被引量:1
5
赵磊,邓维,朱继业,陆根法,孔维玮.
太湖流域农村公众环境意识案例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3):272-276.
被引量:32
6
王露璐.
浅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66-68.
被引量:9
7
张宏乔,张捷,陈友军,梁莉.
旅游者环境意识分析及其景区环境管理意义——以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
.四川环境,2005,24(6):59-63.
被引量:17
8
包庆德.
生态哲学维度:环境教育与人的生态意识之提升[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41-48.
被引量:5
9
梁平,李燕.
关于和谐社会要求下的政府生态责任的思考[J]
.珠江现代建设,2007(4):34-38.
被引量:2
10
黄翠新,蒋俊贤.
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在环境教育中的运用[J]
.钦州学院学报,2008,23(1):88-9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5
1
黄晓燕.
新加坡作家谢裕民笔下的历史书写[J]
.外国文学研究,2018,40(6):64-72.
被引量:1
2
金莹.
巧合、讽刺下的含泪微笑——论姚拓《走死运的人》的艺术特色[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1):32-34.
被引量:1
3
王璐.
姚拓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及其存在意义——以《走死运的人》为例[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1):35-36.
被引量:1
4
李雪涛.
诗人笔下的身份认同——我读《哭泣的雨林》[J]
.华文文学,2018,0(1):99-113.
被引量:1
5
刘俊.
“南洋”郁达夫:中国属性·海外形塑·他者观照——兼及中国作家的海外影响与华文文学的复合互渗[J]
.文学评论,2018,0(1):161-170.
被引量:10
6
金进.
左派文人视野中的英国殖民历史:再现与批判——汉素音与其作品《餐风饮露》[J]
.东南亚研究,2018,0(1):134-148.
被引量:1
7
张燕.
论林玉玲文学作品中的娘惹文化形象[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2):5-8.
被引量:1
8
马峰.
鲁迅对印华作家黄东平的影响及启蒙知识分子同构[J]
.鲁迅研究月刊,2018(1):34-45.
被引量:1
9
毕光明.
在不幸的婚姻中体味幸福的真谛——评张惠雯的《醉意》[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0(3):103-107.
被引量:1
10
袁龙,胡银萍.
希尼尔微型小说中的华人形象[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2):53-5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贾颖妮.
2018年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扫描[J]
.社会科学动态,2020(7):93-101.
1
覃显兴.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900”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南方农业,2017,11(21):1-2.
2
郑明桥,吴江龙.
“农田院士”朱英国的育种人生[J]
.党员干部之友,2018,0(6):38-39.
3
高荣伟.
“农田院士”朱英国[J]
.档案天地,2017,0(11):27-30.
4
许玉凤,刘平芳.
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9(4):47-47.
5
丁品.
一个实现“垃圾不落地”的村庄[J]
.北京纪事,2018,0(1):14-17.
6
李钧.
简评黄万华《百年香港文学史》[J]
.华文文学,2018,0(3):125-128.
被引量:1
7
郄建荣.
生态环境部将对七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专项督察[J]
.政府法制,2019,0(22):26-26.
8
高荣伟.
“农田院士”朱英国[J]
.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18,0(2):45-48.
9
张林霞.
论葛水平小说集《我望灯》中“形而上的反抗”[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8):29-31.
10
李言统.
藏汉文化背景下嘛呢经的形成——以河湟洮岷地区为考察对象[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0(1):25-29.
文学评论丛刊
201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