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忆草明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草明同志逝世,我心中悲悼,不能自已。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在上海已知草明之名,也读过她的一、二短篇。作品描绘岭南的风物和人物,颇有特色。与她晤面则是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她在代表们中间站起来,秀发,明眸,声音朗朗,别有一番风姿。我佩服她的勇气,因为在这样人材济济的会上,我自惭才识不济,往往不敢发言。那时延安文艺界有两大“山头”,一是“
作者 于敏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54

  • 1邓洪文.忆草明恩师[J].鸭绿江,2002,0(5):32-33. 被引量:1
  • 2谢保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1):24-45. 被引量:19
  • 3杨匡满.中国作家协会新来的年轻人[J].新文学史料,2005(3):11-33. 被引量:3
  • 4鲁迅.文艺的大众化[A]..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5文学导报,1931,1(8).
  • 6李初梨.自然生长性与目的意识论创造社出版部[J].思想月刊,1928,9.
  • 7李学鳌.祖国的早晨·让诗歌成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序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8韦君宜.思痛录[Z].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162.
  • 9王瑶.《润华集》后记[A]..王瑶全集 8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52-253.
  • 10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毛泽东选集 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6.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