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辨病论治中风病6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The Experie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Analysis of Diseases for 69 Cases of Apoplex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中医辨病论治法配合西药甘露醇等治疗中风患者 6 9例 ,总有效率为 76 .8%。认为在治疗中风及其他疾病的过程 ,辨病与辨证同样重要 ,两者相结合后再论治 。
作者
廖兵强
陈跃飞
机构地区
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第11期19-20,共2页
Hunan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关键词
中风
辨病论治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295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8~30.
2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被引量:15780
共引文献
16295
1
曹芳芳.
通脑复原汤辅治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0(2):208-209.
被引量:2
2
凡蕾,吴佳欣,李俊锋,王鑫,刘荣.
针刺对脑梗死后炎症因子表达和神经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9):2061-2066.
被引量:1
3
黄金华,胡灵芝.
丁苯酞联合双抗血小板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宏观疗效和微观影响[J]
.浙江实用医学,2021,26(1):10-13.
被引量:1
4
王自有.
个性化康复训练联合人解语丹对中风失语早期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
.智慧健康,2020(34):67-68.
5
杨敏京,金昊.
社区综合康复模式对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1(1):76-78.
被引量:2
6
时开英.
神经节苷脂钠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慢性病学杂志,2020(7):1027-1028.
7
葛玉霞,于磊,侯丽芳.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药物评价研究,2020,0(3):509-511.
被引量:8
8
任会菊,乔洪潮,郑东焕,高园园,王常有,黄利红.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药物评价研究,2020,0(3):502-505.
被引量:5
9
冯涛.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和血清NSE、GST的影响[J]
.药物评价研究,2020,0(3):498-501.
被引量:12
10
董同忠,李玉岭,郭学义,王燕,路莎.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药物评价研究,2020,0(3):494-497.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
9
1
徐阳孙,吴文刚,孙丽华.
《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中风用药规律探讨[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6):50-52.
被引量:5
2
宋承山,刘福礼,王建业,梁淑敏,刘志伟.
“蠲瘀启闭汤”治疗急性中风66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3):124-125.
被引量:5
3
刘玉环 李大文 等.88例老年中风辨治探讨[J].中医药学报,1997,15(2):22-22.
4
海丽,盛力.
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30例临床体会[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11(1):38-38.
被引量:2
5
张慧.
泻肝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体会[J]
.江西中医药,1997,28(1):16-16.
被引量:8
6
李文浩.
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出血性中风伴意识障碍120例[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8):380-381.
被引量:7
7
张介眉,陈国华.
黄芎汤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1999,8(1):13-14.
被引量:11
8
郭蓉娟,梁宝华,任占利,王弘午,吴燕,解庆凡,张秀娟,王永炎,王顺道.
类中风研究(Ⅱ)——类中风主症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5):28-31.
被引量:8
9
朱文锋,贺泽龙.
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2):50-52.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
1
刘亮,周文学,段锦,李曦.
中风病中医辨病的临床意义[J]
.中医杂志,2005,46(7):486-48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朱东强.
浅谈窠囊中风[J]
.吉林中医药,2006,26(4):9-10.
被引量:5
2
刘文洁.
应用辩证施护对127例中风病人的康复指导[J]
.天津护理,2006,14(3):161-162.
被引量:3
3
周德生,黄政德,谢雪娇,胡华,王佳君.
探讨郭振球教授对脑卒中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临床思维规律[J]
.甘肃中医,2011,24(6):14-16.
被引量:1
4
黄伟贞.
西医脑出血与中医中风病病名诊断的对比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7):690-692.
被引量:17
5
黄伟贞.
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经络证、中脏腑证与脑CT征象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2):2395-2398.
被引量:10
6
傅小欧,海霞,张运克.
基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诊断思维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0):1467-1470.
被引量:26
1
杭晓娟.
推拿配合王氏保赤丸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40例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2016,37(9):41-42.
被引量:8
2
谢建军.
略论中医辨病论治的重要性[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3):11-12.
被引量:7
3
林宗广.
中医辨病论治探讨[J]
.中医药研究,1992,8(4):34-35.
被引量:1
4
杨维益.
中医的优势与中医辨病论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3):8-8.
被引量:4
5
黄强,陈南北.
慢性胃炎辨治心得[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4):48-49.
被引量:1
6
刘东.
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184-184.
7
董国菊.
房定亚教授辨病论治观点及评析[J]
.环球中医药,2014,7(12):961-963.
被引量:2
8
陈大舜.
中医辨病论治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思路方法[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4):39-41.
被引量:21
9
宣丽华.
粗针刺督脉穴治疗顽症举隅[J]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3):123-123.
被引量:7
10
林宗广.
应用中医辨病论治思路治愈细菌性肝脓肿案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28(3):20-21.
被引量:3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