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痤疮60例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痤疮是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以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痤疮,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魏蓉
机构地区
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中医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7-58,共2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二至丸
六味地黄汤
分类号
R275.987.3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55
1
占洁,蓝善辉,余土根.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痤疮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7,24(z1):659-660.
被引量:10
2
黄丽霞,胡光展.
饮食情志因素与寻常型痤疮关系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154-155.
被引量:6
3
王淳.
二至丸杂谈[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17(S1).
被引量:2
4
黄建,徐光宇.
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172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2):90-91.
被引量:1
5
李放娟,房思宁,杜晓红,张小婷.
连蒲双清片治疗青少年痤疮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21-1722.
被引量:4
6
李逊.
二至丸合八正散加减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20例[J]
.四川中医,2004,22(7):57-57.
被引量:5
7
樊平申,廖文俊,孙林潮,付萌,高天文,胡雪慧.
克林霉素联合泼尼松治疗聚合性痤疮[J]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4):403-404.
被引量:1
8
张淑云,郭志萍.
维胺酯胶囊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痤疮60例[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08B):1656-1656.
被引量:2
9
陈鸿清,姚梅坤,林朝阳,吴元哲.
复方替硝唑凝胶剂的研制和临床应用[J]
.海峡药学,2004,16(5):36-37.
被引量:6
10
王相泽,陈奇珂.
痤疮丸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120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4,36(12):33-3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闵莉,李灿东.
痤疮中医内治法临床研究述评[J]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46-1447.
被引量:2
2
郝靖,王效杰.
痤疮治疗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展[J]
.中国药房,2005,16(17):1344-1347.
被引量:16
3
徐瑾,罗玲英,吴铁荣.
二至丸的临床应用与剂量关系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31-136.
被引量:9
4
刘端勇,赵海梅.
从滋阴入手,以二至丸调治亚健康的理论解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17-219.
被引量:13
5
陈莲.
痤疮诊治简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12):177-179.
6
李春雨.
浅谈二至丸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146-147.
被引量:1
7
房爱芹.
痤疮脏腑辨证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33-133.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王蔚琳,陈小忆.
陈小忆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0):85-87.
2
苏炳云,江海燕,黄莺,曹旭,孙林朝,熊英.
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观察[J]
.中国医疗美容,2014,4(2):89-89.
被引量:2
3
邓芳,周岐新.
抗生素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药业,2008,17(1):59-60.
被引量:3
4
周兰,陈国勤.
中医药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疗效观察[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9):739-739.
被引量:2
5
罗敏,杜文超,王金羽.
金克痤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
.中国药房,2009,20(27):2102-2104.
6
兰恭赞,齐靖,蒋海松,吴琳华.
米诺环素亲水凝胶型缓释骨架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
.中国药房,2009,20(31):2444-2446.
被引量:1
7
蒋献,何燕,李利.
一清胶囊对痤疮丙酸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
.中国药房,2009,20(33):2573-2574.
被引量:20
8
邓智建,李占国,曹冬梅,刘新民.
金花消痤丸联合0.05%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房,2010,21(12):1124-1126.
被引量:8
9
米宁,陈焕英,邓微.
一清胶囊联合复方氯霉素洗剂治疗寻常型座疮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6-17.
被引量:3
10
鲁建云,秦桂芝,李锁,赵婧.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房,2011,22(2):155-157.
被引量:12
1
郭兆平.
六味地黄丸加减临床运用[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4):685-686.
2
董燕,孙炜.
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34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3,35(6):849-851.
被引量:12
3
朱清,李保双.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举验[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6):83-83.
被引量:2
4
王常普.
加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J]
.广西中医药,2015,38(4):27-28.
被引量:5
5
张金阁,孔敬东.
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米氮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60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2):27-28.
被引量:12
6
伍先华.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亚健康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9-100.
7
韩性志,王广超.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失眠58例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4):3298-3299.
被引量:2
8
宋希朋.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之阴虚内热证临床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3):2937-2938.
被引量:2
9
林少健.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痤疮45例[J]
.四川中医,1999,17(2):39-39.
被引量:2
10
林玉伟.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体会[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6):373-373.
被引量:13
新中医
200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