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广泛调研与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及12种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
作者
喻甦
但新球
吴协保
机构地区
国家林业局中南院
出处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3期18-20,23,共4页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综合治理
模式
封山育林
系统工程
生态经济学
综合效益
分类号
S72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8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9
参考文献
9
1
喻理飞,朱守谦,魏鲁明,陈正仁,熊志斌.
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过程研究──自然恢复演替系列[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8,17(2):71-77.
被引量:63
2
屠玉麟.贵州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原因分析.石灰岩地区开发与治理[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3
苏宗明,李先琨.
广西石灰岩山地封山育林效果的分析[J]
.广西植物,1990,10(4):343-350.
被引量:11
4
欧斌,楼浙辉.
桃金娘造林技术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2001,29(6):10-11.
被引量:11
5
曾意纯,潘锦祥.
石灰岩山地造林树种——光皮树[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7(4):10-12.
被引量:32
6
陈敏.水城县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探讨[J].贵州林业,2002,1:28-28.
7
周政贤.贵州石漠化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模式研究.贵州科学,2001,19(4):22-26.
8
祝小科,朱守谦,刘济明.
乌江流域喀斯特石质山地植被自然恢复配套技术[J]
.贵州林业科技,1998,26(4):7-14.
被引量:6
9
李春生.
喀斯特地区退化土地生态重建初探——以紫云县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4):52-5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张家来.
应用最优分割法划分森林群落演替阶段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3,17(3):224-231.
被引量:23
2
朱安国,林昌虎,杨宏敏,张明,何腾兵,卢兰,王雪雯,张凤海,谢达生.
贵州山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综合评价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4,8(4):17-24.
被引量:20
3
屠玉麟.
黔桂滇岩溶山区脱贫与持续发展对策[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4(3):14-19.
被引量:4
4
周性和.中国西南部石灰岩山区资源开发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5
李根福.土地复耕知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6
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人类活动与岩溶环境[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
何才华.
贵州喀斯特环境的几个问题[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8(2):4-7.
被引量:3
8
谢正卓.
湖南石灰岩山地宜林潜力综合考察[J]
.湖南林业科技,1990,17(3):1-5.
被引量:4
9
赵跃龙,张玲娟.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
.地理科学,1998,18(1):73-79.
被引量:333
10
喻勋林,肖育檀.
湖南石灰岩特有植物的初步研究[J]
.中南林学院学报,1999,19(2):34-38.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118
1
易兴松,戴全厚,严友进,张吟,何洁,王勇,姚一文.
西南喀斯特地区耕地撂荒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23,43(3):925-936.
被引量:16
2
谢运球,袁道先.
地下河系统水土资源关系[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50-53.
被引量:5
3
黎代恒.
桂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资源与开发[J]
.人文地理,1994,9(4):68-78.
被引量:3
4
容丽,王世杰,刘宁,杨龙.
喀斯特山区先锋植物叶片解剖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评价——以贵州花江峡谷区为例[J]
.山地学报,2005,23(1):35-42.
被引量:30
5
王才明,黄仕训,王燕.
广西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
.广西植物,1994,14(3):277-288.
被引量:49
6
杨治国.
桃金娘扦插繁殖试验初报[J]
.江西林业科技,2005,33(2):21-22.
被引量:18
7
郭纯青,王莉,王洪涛.
中国岩溶生态地质研究[J]
.生态环境,2005,14(2):275-281.
被引量:26
8
李昌珠,蒋丽娟,李培旺,张良波,肖志红,李党训.
野生木本植物油——光皮树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J]
.生物加工过程,2005,3(1):42-44.
被引量:80
9
覃家科,李先琨,吕仕洪,向悟生,陆树华,区智.
广西马山岩溶山地植被恢复过程的种类更替与小气候动态[J]
.广西科学,2005,12(2):146-151.
被引量:12
10
李党训,李昌珠,陈永忠,李培旺,张良波.
植物燃料油原料树种光皮树繁殖技术的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3):33-35.
被引量:44
同被引文献
53
1
李昌珠,艾文胜,张康民,肖斌,张玉石,彭友光,郭照光.
“三岩”造林困难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J]
.湖南林业科技,2001,28(3):5-10.
被引量:6
2
吴协保.
我国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28(1):5-7.
被引量:19
3
曾意纯,潘锦祥.
石灰岩山地造林树种——光皮树[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7(4):10-12.
被引量:32
4
林中衍.
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34-37.
被引量:12
5
梅再美,熊康宁,孙建昌,陈永毕.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2004,32(3):1-7.
被引量:19
6
王德炉,朱守谦,黄宝龙.
石漠化的概念及其内涵[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87-90.
被引量:112
7
王润芝.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澳风电场的发展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
.中国环保产业,2005(2):23-24.
被引量:6
8
王代懿,容丽,梅再美,龙俐.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区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2):31-35.
被引量:15
9
孔淑琼,陈慧川,支兵发.
粤北岩溶区的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探讨[J]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4):19-23.
被引量:9
10
黄惠.
广西平果县石漠化治理模式[J]
.广西林业科学,2005,34(3):157-15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4
1
吴协保.
我国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28(1):5-7.
被引量:19
2
王家录,翠章玲.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模式探索[J]
.安顺学院学报,2008,10(2):90-92.
被引量:9
3
吴协保,孙继霖,林琼,吴照柏.
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探讨[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4):346-350.
被引量:6
4
吴协保,孙继霖,林琼,吴照柏.
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土地生态建设分区治理思路与途径探讨[J]
.中国岩溶,2009,28(4):391-396.
被引量:27
5
张家全.
浅析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及方法[J]
.广东科技,2011,20(10):70-71.
被引量:5
6
魏兴琥,雷俐,徐喜珍.
广东岩溶丘陵的分布及土地利用模式探讨[J]
.中国岩溶,2011,30(3):302-307.
被引量:3
7
韦竹兴.
浅谈林业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133-133.
被引量:5
8
陈冰剑.
生态石漠化的综合治理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2(28):550-551.
被引量:2
9
韦庆毅.
浅谈融安县石漠化综合治理[J]
.农业与技术,2012,32(12):140-140.
10
项俊.
浅析正安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及方法[J]
.绿色科技,2013,15(10):204-20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9
1
吴协保.
我国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28(1):5-7.
被引量:19
2
但新球,喻甦,吴协保.
关于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3(3):7-8.
被引量:4
3
游群.
石漠化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1):28-29.
被引量:5
4
张平仓,丁文峰.
我国石漠化问题研究进展[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3):1-5.
被引量:22
5
丁文峰.
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石漠化危险性评价[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26(2):18-22.
被引量:6
6
王家录,张磊,冯开禹.
黄果树景区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与防治[J]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2):96-98.
被引量:1
7
吴协保,孙继霖,林琼,吴照柏.
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建设思路与内容探讨[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4):346-350.
被引量:6
8
吴协保,孙继霖,林琼,吴照柏.
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土地生态建设分区治理思路与途径探讨[J]
.中国岩溶,2009,28(4):391-396.
被引量:27
9
王荣,蔡运龙.
西南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模式[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4):1070-1080.
被引量:44
10
吴协保,孙继霖,吴照柏.
我国岩溶石漠化监测体系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29(4):7-11.
被引量:4
1
李香敏,苗振霞.
石家庄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J]
.河北农机,2009(2):32-32.
被引量:4
2
彭兵,王丁伟.
新宁县石漠化土地造林技术浅探[J]
.林业实用技术,2005(10):15-16.
被引量:1
3
赖兴会.
云南石漠化土地的分区及其绿化造林树(草)种选择[J]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B12):109-112.
被引量:13
4
陆凤祥.
谈我国直联轮式拖拉机的结构状况[J]
.山东农机,2001(6):10-11.
5
黄庆谋.
张武贵:多年执著成就“广西核桃面积最大县”[J]
.广西林业,2012(10):39-39.
6
董友魁,付连舜,单维奎.
辽宁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
.大豆科技,2014(3):11-13.
被引量:22
7
管延安,杨延兵,秦岭,王海莲,张华文.
山东省谷子生产现状与技术需求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9):119-122.
被引量:16
8
解素文.
夏家店乡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0(1):111-112.
被引量:4
9
袁炼.
高粱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2013,30(9):925-925.
被引量:4
10
赵书学.
石林县石漠化土地现状调查及其防治建议[J]
.防护林科技,2008,21(1):32-33.
被引量:3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