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谷文书集成》佛教资料考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继《大谷文书集成》第一、二卷(以下简称《集成一》、《集成二》)分别于1984、1990年由日本法藏馆出版后,2003年,小田义久教授又推出他责任编集的《大谷文书集成》第三卷(以下简称《集成三》),至此,日本龙谷大学大宫图书馆所藏吐鲁番文书已大部刊布完毕。小田教授毕生致力于大谷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
作者
刘安志
石墨林
出处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03年第1期214-283,共70页
Journal of the 3-9th Century Chinese History
关键词
《大正藏》
录文
图版
《添品妙法莲华经》
大乘
道次第
《添品法华经》
大正藏
大谷文书集成
比丘尼戒
《妙法莲华经》
释教
佛教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张广达,荣新江.
有关西州回鹘的一篇敦煌汉文文献——S6551讲经文的历史学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2):26-38.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刘凯鸣.
敦煌变文校勘补遗[J]
.敦煌研究,1985(3):80-84.
被引量:2
2
张广达.
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4):3-15.
被引量:26
3
荣新江.
敦煌文献和绘画反映的五代宋初中原与西北地区的文化交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5(2):57-64.
被引量:22
4
曲金良.
敦煌写本变文、讲经文作品创作时间汇考——兼及转变与俗讲问题(续完)[J]
.敦煌学辑刊,1987(2):45-52.
被引量:3
5
杨雄.
《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补校[J]
.敦煌学辑刊,1987(1):70-77.
被引量:2
6
荣新江.
九、十世纪于阗族属考辨[J]
.新疆社会科学,1987(4):76-83.
被引量:11
7
荣新江.
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J]
.敦煌学辑刊,1986(2):24-44.
被引量:53
8
黄盛璋.
《西天路竟》笺证[J]
.敦煌学辑刊,1984(2):1-13.
被引量:20
9
Cf.M.A.Stein, Ancient Khotan, IOxford,1907.
共引文献
36
1
张放放,杜成辉.
唐代北庭地区的佛教寺院和石窟[J]
.云冈研究,2022(2):33-40.
2
陈爱峰,陈玉珍.
回鹘之祆教娜娜女神向佛教护法神的转变[J]
.宏德学刊,2024(1):155-177.
3
葛启航.
喀喇汗王朝与游牧民的一场战争[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1):459-475.
4
荣新江.
沙州张淮深与唐中央朝廷之关系[J]
.敦煌学辑刊,1990(2):1-13.
被引量:14
5
杨富学.
“东突厥斯坦”:一个由语言而地理再政治的伪命题[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4):1-9.
6
林梅村.
高昌火祆教遗迹考[J]
.文物,2006(7):58-67.
被引量:11
7
李军.
晚唐五代伊州相关史实考述[J]
.西域研究,2007(1):6-17.
被引量:6
8
杨富学.
关于回鹘摩尼教史的几个问题[J]
.世界宗教研究,2007(1):138-146.
被引量:11
9
陈明.
汉唐时期于阗的对外医药交流[J]
.历史研究,2008(4):17-39.
被引量:19
10
陆庆夫.
敦煌汉文文书中的民族资料分布概述[J]
.敦煌学辑刊,2011(1):42-5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6
1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清理简记[J]
.文物,1985(8):49-65.
被引量:23
2
荣新江.
日本书道博物馆藏吐鲁番敦煌文献纪略[J]
.文献,1996(2):149-158.
被引量:3
3
石塚晴通.
玄应《一切经音义》的西域写本[J]
.敦煌研究,1992(2):54-61.
被引量:4
4
杜斗城,郑炳林.
高昌王国的民族和人口结构[J]
.西北民族研究,1988(1):80-86.
被引量:38
5
徐时仪.
敦煌写本《玄应音义》考补[J]
.敦煌研究,2005(1):95-102.
被引量:5
6
荣新江.
盛唐长安与敦煌——从俄藏《开元廿九年(741)授戒牒》谈起[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3):15-25.
被引量:28
7
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
杨守敬.日本访书志[M]∥贾贵荣.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第9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33.
9
丁度等.宋刻集韵[M].北京:中华书局影北图本,1988.
10
释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引证文献
3
1
范舒.
吐鲁番本玄应《一切经音义》研究[J]
.敦煌研究,2014(6):106-115.
被引量:2
2
彭杰.
略论柏孜克里克石窟新发现的汉文《金刚经》残卷[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3(1):46-49.
被引量:1
3
徐伟喆.
日本散藏吐鲁番出土文献中的《辽藏》残片[J]
.吐鲁番学研究,2024(2):47-6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曹利华,王启涛.
百年来吐鲁番出土汉文文献语言研究述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0-88.
被引量:1
2
赵洋.
新见旅顺博物馆藏《一切经音义》研究——兼论《玄应音义》在吐鲁番的传播[J]
.西域研究,2018,0(1):32-39.
3
赵洋.
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吐鲁番文献拾遗[J]
.西域研究,2024(1):76-85.
1
《何休评传》简评[J]
.中国哲学史,1999(4):98-98.
2
余欣.
东京大学附属图书馆藏吐鲁番出土文献考略[J]
.敦煌研究,2010(4):98-108.
被引量:1
3
王媛媛.
新出汉文《下部赞》残片与高昌回鹘的汉人摩尼教团[J]
.西域研究,2005(2):51-57.
被引量:6
4
石墨林.
《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典籍》、《大谷文书集成·肆》人名地名索引[J]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12,0(1):303-308.
5
方广錩.
吐鲁番出土汉文佛典述略[J]
.西域研究,1992(1):115-127.
被引量:5
6
丁宏武.
葛洪在文献整理方面的贡献[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2):72-74.
7
法界春秋[J]
.法音,1990,0(8):41-45.
8
屈大成.
论《法句经》的来源及其编集[J]
.五台山研究,2013(3):10-13.
9
茨默,王丁.
有关摩尼教开教回鹘的一件新史料[J]
.敦煌学辑刊,2009(3):1-7.
被引量:6
10
现存最早明确纪年汉文佛经[J]
.浙江佛教,2005(4):190-190.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