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2期127-127,146,共2页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共引文献14
-
1张会,徐军宏,张武科.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1,47(7):29-31. 被引量:6
-
2杨文杰,吴发启,崔彬,方丽.苹果产业在陕西省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渭北地区苹果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284-286. 被引量:9
-
3王保利,姚延婷.构建陕西绿色 产业集群[J].中国国情国力,2005(8):62-64. 被引量:2
-
4李桦,张会,王博文,何明骏.陕西苹果低生产成本价格优势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37-141. 被引量:6
-
5冉伟,谢永生,郝明德.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水分变化[J].西北农业学报,2008,17(4):229-233. 被引量:36
-
6许敏,吴发启,张扬,张进.陕西省红富士苹果叶片营养诊断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5):161-165. 被引量:15
-
7赵佐平,同延安,高义民,付莹莹.不同肥料配比对富士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1130-1135. 被引量:70
-
8王丽霞.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375-376.
-
9王小英,同延安,刘芬,赵佐平.陕西省苹果施肥状况评价[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1):206-213. 被引量:79
-
10张晗,何东健.一种融合纹理信息与图论的图像分割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50(1):180-18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10
-
1高其勋,张波.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论坛,2006(3):6-7. 被引量:9
-
2罗凯.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经济科学,2006(4):83-93. 被引量:59
-
3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4詹姆士·J·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
5TODARO M P.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M].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Inc, 1977:289.
-
6HARBISON F H. Human Resources as the Wealth of Nation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3.
-
7林仁芳.龙岩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强化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EB/OL].(2004-12-16)[2008-01-13].http://www. nmpx. gov. cn/gongzuoyanjiu/t20041216 _ 29811. htm.
-
8关于宁德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EB/OL]. ( 2006 -09 -06) [2008 -01 - 12]. http:// www. ndrd. org. cn/ONEWS. asp? id = 773.
-
9汪安佑.面向21世纪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重点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1995(5):25-26. 被引量:3
-
10赵瑞全.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4):170-17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
-
1刘唐宇,彭桂汤.福建农村改革30年的成就、问题及其政策取向[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6-11. 被引量:2
-
2谢玲红,魏国学,毛世平.基于DEA-Tobit的农业科研机构管理人员比例优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96-100. 被引量:3
-
3李林懋,欧阳芳,戈峰,丁楠,门兴元.虫害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危害损失评估[J].生物灾害科学,2014,37(1):13-19. 被引量:4
-
4林枚,郭风满.天津市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6(6):134-138. 被引量:1
-
5方梦荧.江苏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5):273-274.
-
1赵瑞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促进农业人力资源开发[J].职业,2005(S1):150-151.
-
2赵瑞全.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4):170-171. 被引量:2
-
3涂小丽,王芳.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业人口素质[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384-385. 被引量:4
-
4顾海兵.中国经济非农化的基石[J].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00(6):30-31.
-
5范昌年.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路径选择[J].理论建设,2005,21(3):67-70.
-
6殷格非.责任的境界[J].WTO经济导刊,2008(4):75-75.
-
7韦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J].乡镇经济,2002,18(12):39-40. 被引量:1
-
8李水山,孟凡.韩国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J].乡镇经济,2002,18(1):44-46. 被引量:3
-
9展晓玲.西部地区农民增收途径探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2):15-18.
-
10许瑞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6(6):178-183. 被引量: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