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体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学就是研究美,以人类的审美经验为中心的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它是建立在人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基础之上的研究,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哲学反思。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以其海量的信息和快速传播促进了美学的普世化和审美泛化,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日益融合,使高雅的美学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越来越生活化、现实化。
作者
苏黄菲菲
机构地区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明日风尚》
2018年第7期319-319,共1页
MING(Attitude)
关键词
新媒体
日常生活
美学
分类号
B834.3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舒开智.
日常生活审美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视角[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59-63.
被引量:4
2
高建平.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复兴[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6):34-44.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高建平.
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及其现代批判[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6):38-44.
被引量:11
2
(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3.
5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47.
6
GERTH H,& MILLS C.W.From Max Weber:Essays on Soci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342.
7
HABERMASJ.Modernity-an incomplete project[M] //HALL FOSTER Anti-Aesthetic: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San Francisco:Bay Press,1983:1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0.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STEVEN BEST,DOUGLAS KELLNER.Postmodern Turn[M].New York & London:the Guilfod Press,1997.
共引文献
21
1
赵惠霞.
美学现代转型的三个问题[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1):93-98.
被引量:1
2
潘彦冰,龚道臻.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述评——以2010年度为视点[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3(3):67-71.
3
熊萃.
网络消费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
.美术教育研究,2014(5):75-76.
4
赵毅衡.
从符号学看“泛艺术化”:当代文化的必由之路[J]
.兰州学刊,2018,0(11):30-39.
被引量:7
5
王中礼.
日常生活审美化探究[J]
.北方文学(下),2015,0(4):104-104.
6
陶国山.
美学的“家族相似”与回归——沃尔夫冈·韦尔施的超越美学论兼与王建疆先生商榷[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5):84-96.
被引量:3
7
裴萱.
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理论谱系与价值重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3):194-204.
被引量:7
8
裴萱.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热”的话语转型与历史反思[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55-163.
被引量:1
9
韩清玉.
论审美自律和艺术自律的关系--兼谈当代艺术批评的审美吁求[J]
.兰州学刊,2017(2):109-117.
被引量:5
10
吴冰.
生活美学与美学生活之间的审美关系探讨[J]
.现代交际,2017(16):96-97.
1
满超.
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之美[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8(2):12-14.
被引量:3
2
李笑然.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有关日常生活的美学思考[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9):15-15.
3
李延.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两个“帮凶”[J]
.南腔北调,2018,0(4):54-57.
被引量:1
4
徐忠根.
当代多元语境中的赏石审美泛化[J]
.宝藏,2018,0(4):130-132.
5
耿德霞.
在美术活动中提升 在审美欣赏中绽放——浅谈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J]
.新课程(综合版),2018,0(1):110-110.
被引量:2
6
李骏,梅景辉.
我国“立美育德”思想的当代转型[J]
.学术前沿,2018(11):114-117.
被引量:4
7
刘彩霞.
“超越美”:读图时代的审美探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4):8-12.
8
高鲜花.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创作的疾病书写[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4):97-101.
被引量:1
9
王洪义.
公共艺术不是精英艺术[J]
.公共艺术,2018(4):46-49.
被引量:3
10
曹粹.
谈歌剧《雪原》的音乐与戏剧特征[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36(2):139-144.
被引量:1
明日风尚
201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