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及其网络特性探析
被引量:
26
Analysis on organizational modes and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学研合作是有可能给产业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带来良好效益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本文对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和不同模式的利弊。
作者
黄胜杰
张毅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33,共4页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产业界
科研院
中国
生产
学习
研究工作
组织模式
网络特性
组织形式
活动方式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9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52
同被引文献
199
1
杨小进.
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资源优化配置分析[J]
.文教资料,2008(24):129-131.
被引量:5
2
陈劲,王方瑞.
再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创新——基于协同学序参量概念的创新管理理论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2):1-5.
被引量:45
3
张慧文.
浅谈当代企业组织模式的沿革与变迁[J]
.社科纵横,2003,18(3):39-41.
被引量:3
4
刘红斌.
“产、学、研”联合模式的实证分析——以温氏集团与华南农大的校企合作为例[J]
.农业考古,2009(6):287-289.
被引量:5
5
嵇忆虹,吴伟,朱庆华.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1):36-38.
被引量:36
6
陈尚义,尚钢.
析评中外地方高校办学模式[J]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1):48-53.
被引量:13
7
潘润涵,何顺果.
近代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J]
.世界历史,1981(1):38-45.
被引量:12
8
张伟,马慧敏.
对我国技术创新主体的探讨[J]
.科学管理研究,1996,14(3):30-32.
被引量:6
9
王道波.
积极推动高校“产学研”协调发展[J]
.江苏高教,1995(S2):111-112.
被引量:1
10
毛禹功.
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探讨[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89,1(2):22-2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6
1
邵建军.
基于网络合作和共生理论视域下的政行校企命运共同体“1234”建设策略[J]
.甘肃教育研究,2021(1):117-122.
被引量:1
2
刘艳丽.
江苏省密切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启示[J]
.农业网络信息,2013(11):89-90.
3
何建平,岳松,吕伯皆,尹德志.
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1(2):31-34.
被引量:12
4
彭华涛,谢科范.
高科技企业创业社会网络的形式表征及特点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7):68-71.
被引量:6
5
华东,张国英.
构建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组织模式变革模型[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11):1-4.
被引量:6
6
王飞,王秀丽,刘文婷.
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追溯及简评[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7):148-150.
被引量:4
7
王文婷,李南.
产学研网络组织的边界治理模型[J]
.价值工程,2009,28(1):103-105.
被引量:1
8
陈立泰,叶长华.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6):166-168.
被引量:6
9
刘鑫,王秀丽.
基于Stackelberg决策的产学研合作模型[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237-240.
被引量:4
10
黄泽文,左晓丽,方静之,向安强.
载体共享与利益共赢:温氏集团“企业+高校”的科技创新范式[J]
.科技信息,2010(32):33-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2
1
李琴,贺莺.
政产学研一体化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探索——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例[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5(1):82-91.
被引量:4
2
余松科,唐琳.
地方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机制研究——以成都大学为例[J]
.长江技术经济,2019,0(S01):146-149.
被引量:4
3
赵杨飏.
关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2):70-71.
被引量:2
4
钱昆.
产学研合作对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298-298.
被引量:1
5
曹霞,于娟.
产学研合作创新稳定性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5,33(5):741-747.
被引量:39
6
孟蕴华.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1):53-55.
被引量:23
7
袁旭,康元华.
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的研究(一)——互动模型及其实践意义[J]
.高教论坛,2006(4):189-192.
被引量:21
8
彭华涛.
创业社会网络风险形成的复杂性分析[J]
.理论月刊,2006(12):91-93.
被引量:1
9
杜强,臧勇.
构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模式的探索[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20(4):11-14.
被引量:3
10
彭华涛.
创业角色转换与高科技企业创业社会网络构建[J]
.现代经济探讨,2007(2):48-51.
被引量:2
1
谭志华.
把握新时期网络特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1-23.
被引量:2
2
秦怡.
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
.青年时代,2015,0(2):77-77.
3
宋灿灿,孔耀.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模式初探[J]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2(6):55-56.
4
荣健,刘西林.
基于网络特性分析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J]
.情报杂志,2006,25(5):100-101.
被引量:8
5
罗仲伟.
网络特性与网络产业公共政策[J]
.中国工业经济,2000(10):55-61.
被引量:23
6
白鸯鸯.
一“网”情深——记写话教学[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0(11):121-122.
7
冯学华.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面面观[J]
.科技导报,1997,15(2):26-28.
被引量:10
8
陈健,夏兰.
基于网络特性的产业集群研究[J]
.集团经济研究,2006(12Z):178-179.
被引量:2
9
李玉,韩立君.
发挥网络特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才智,2016,0(14):44-45.
被引量:1
10
董柯.
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初探[J]
.中小学电教(下),2009,0(11):100-100.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