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外来词多译并存问题初探
被引量:
4
The Co -Existence of Multi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lien Wo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当代大陆地区外来词的使用为观察点,从语言的发展、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等多 角度探讨现代汉语外来词多译并存现象形成的基础,并为外来词的规范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作者
姜明磊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5-49,78,共6页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汉语
外来词
语言文化
音译
语义
意译
分类号
H136.5 [语言文字—汉语]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1
邱晓伦.
浅谈翻译中借词音译的原则[J]
.语言与翻译,2001(3):43-45.
被引量:7
2
周定国.
谈汉语音译外来词规范化[J]
.语文建设,1994(10):9-11.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5
1
孟毅,肖丽霞.
汉维翻译新视角——就易性原则及内涵刍议[J]
.民族翻译,2012(2):37-44.
2
刘维一.
音译词与文化[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F09):22-23.
被引量:5
3
万迪军,胡新颖.
英语国家姓名习俗特点及其文学作品中音译探讨[J]
.科技信息,2007(27):174-176.
被引量:1
4
曹莉亚.
百年汉语外来词研究热点述要[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3):116-124.
被引量:6
5
王晓磊.
浅谈音译与文化的关系[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1):206-206.
6
张学举.
固原市店铺名称词汇特征浅析[J]
.北方文学(下),2012(9):137-138.
7
刘祥清.
音译用字不规范成因分析[J]
.中国科技翻译,2012,25(4):48-51.
被引量:9
8
刘祥清.
论音译字的选择[J]
.中国科技翻译,2014,27(1):35-38.
被引量:7
9
刘祥清.
论音译形式及其丰富与发展--以外汉音译为例[J]
.湖南社会科学,2014(6):242-245.
被引量:9
10
张维伟.
“乌龙球”语源、译法及使用意义考察[J]
.莆田学院学报,2014,21(6):59-63.
同被引文献
60
1
胡国强.
外来词的翻译技巧与规范刍议[J]
.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3):33-34.
被引量:1
2
苟芳琴.
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原因、范围类型及其规范[J]
.社科纵横,2004,19(3):145-148.
被引量:5
3
黄兴涛.
近代中国汉语外来词的最新研究——评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J]
.开放时代,1999(5):61-70.
被引量:9
4
岑仲勉.
楚辞注要翻案的有几十条(一名楚辞中之古突厥语)[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7(2):53-72.
被引量:8
5
陈法衛.
汉语借词探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1):65-72.
被引量:2
6
杨华,蒋可心.
浅议新外来词及其规范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1995(1):97-99.
被引量:27
7
尉迟治平.
“风”之谜和夷语走廊[J]
.语言研究,1995,15(2):24-37.
被引量:6
8
黄丽芳.
漫谈当今外来词的吸收与规范[J]
.当代修辞学,1995(2):19-21.
被引量:4
9
孙延璋.
现代汉语外来词初探[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24(6):34-39.
被引量:4
10
高丙中.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97(1):115-119.
被引量:92
引证文献
4
1
唐贤清,汪哲.
试论现代汉语外来词吸收方式的变化及原因[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132-136.
被引量:12
2
曹莉亚.
百年汉语外来词研究热点述要[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3):116-124.
被引量:6
3
宋培杰.
试析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外来词的新变化[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7(2):153-156.
4
杨仕章.
文化接触视角下翻译方法的选择与变更[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2):88-9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孙巧艳.
略论21世纪的外来词[J]
.作家天地,2020(11):189-190.
2
班吉庆,陈迎春.
新时期《扬子晚报》中的外来词简析[J]
.文教资料,2007(28):22-26.
3
李慧玲.
英语外来词规范问题的思考[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150-151.
被引量:6
4
黄洪志.
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可接受性及对汉语的影响[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71-74.
被引量:4
5
乔磊.
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语形表现及流行理据探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09,9(5):101-102.
被引量:2
6
李忠红.
细微之处看现代汉语的变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6):98-102.
被引量:1
7
张瑜.
汉语外来词研究管见[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108-111.
8
汪璐,王欢,童慧颖,叶新新,方婷婷.
论汉语语境下英语词词义的演变[J]
.考试周刊,2011(86):28-29.
9
陈燕.
汉语外来词词典收词论略[J]
.辞书研究,2011(6):35-49.
被引量:3
10
田振江.
基于语料库分析的英汉互借词比较研究(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4):1-6.
1
王玉英.
汉英颜色词“黑”(Black)之国俗语义对比分析[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23(6):98-103.
被引量:2
2
董方峰,杨洋.
中国媒体体育报道中的战争隐喻[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7(4):327-330.
被引量:15
3
周红.
英汉颜色词“红”文化认知对比分析[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9(6):133-134.
被引量:1
4
蒋瑜.
试论词典释义的几说并存[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3(5):65-67.
5
杨丕芳,周娟.
浅谈蒿子港镇“西边佬话”“南边佬话”并存现象[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4):38-39.
6
生辉.
外来词中的异体并存现象及其规范[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9):24-24.
7
杜晓莉.
小议媒体语言中的“洋泾浜”新现象[J]
.新闻界,2005(5):146-146.
8
侯精一.
推行普通话(国语)的回顾与前瞻[J]
.语言文字应用,1994(4):74-78.
被引量:19
9
谭晓丽.
大陆、香港两地网络词汇翻译与译名统一[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4):163-164.
被引量:4
10
王玉英.
汉英颜色词“黄”(yellow)之国俗语义探析[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85-88.
被引量:7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