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CCD测角与激光测距技术综合测定空间目标的轨道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空间目标包括在轨卫星、空间碎片等,对其测定轨是空间攻防和空间利用的重要前提。由于地面测站资源有限,单站测量是目前对空间目标尤其是空间碎片测定轨较常用的方式。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技术测量精度很高,可达米级(非合作目标),甚至厘米级(合作目标),但不能单独用于单站短弧定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天文定位技术可观测距离较远的目标,但测量精度为角秒级,换算至空间距离不如SLR技术高。两者的联合为空间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和跟踪提供了可能,并成为未来空间目标地基测量的发展方向。作为空间碎片单站监测的前期工作,对合作目标的单站定轨精度进行了评估。处理了1500 km高AJISAI低轨卫星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单站CCD测角和激光测距数据对低轨空间目标的联合定轨能力,并充分考虑两类不同类型观测数据的精度,数据综合时对其进行合理加权。利用全球激光站资料进行精密定轨,并以此作为参考轨道,采用上海佘山站AJISAI卫星2010年、2011年4天6圈的实测激光测距数据,以及CCD测角数据,开展了单站单圈和单站多圈定轨和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测距数据的加入对定轨精度和24小时预报精度的改善非常明显,可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单站单圈联合定轨和24小时预报的精度分别为20 m以内及数百米,单站多圈联合定轨和24小时预报的精度分别在米级及数十米。期望实验结果为中国未来的空间碎片望远镜建设提供参考。
出处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14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Annals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03068,11103064,41174023,11203058,11203059) 上海市空间导航与定位技术重点实验室(12DZ227330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69

共引文献120

同被引文献38

  • 1于涌,毛银盾,李岩,唐正宏.上海天文台30 cm旋转CCD漂移扫描望远镜的天体测量精度分析[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10(1):89-94. 被引量:5
  • 2刘静,王荣兰,张宏博,肖佐.空间碎片碰撞预警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4,24(6):462-469. 被引量:18
  • 3祁先锋.空间碎片观测综述[J].中国航天,2005(7):24-26. 被引量:19
  • 4李语强,熊耀恒.空间碎片观测精度分析[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6,3(1):21-27. 被引量:4
  • 5李济生.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
  • 6昊连大.人造卫星与空间碎片的轨道和探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
  • 7赵铭.天体测量学导论[M].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动力学中心,2003:415-416.
  • 8施娟,孙浩,李淳宇.轨道预报误差传播分析与空间目标碰撞预警[J]_空间碎片研究与应用,2014,14(2):26-27.
  • 9Tapley B D, Schutz B E, Born G H. Statistical Orbit Determination [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04: 68-83.
  • 10Oliver M, Eberhard G. Satellite Orbits Model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M].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4: 112-113.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