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强基地建设,促进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
6
Strengthening base establishment to promote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key subj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地建设的涵义 ,剖析了基地建设的三要素 :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和运行机制。阐述了基地对学科创新、学科整合以及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依托作用 。
作者
龚月聪
王家平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03年第3期60-63,共4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基地建设
重点学科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G643.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1
顾海良.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几个问题[J]
.教学与研究,2001(1):5-10.
被引量:9
2
罗绍新.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J]
.江苏高教,2002(1):25-27.
被引量:10
3
傅秀芬,李德华.
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实验基地建设——清华大学一级实验室主任会会议纪要[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1):9-11.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席葆树.高等学校实验室是人才、出成果的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6).
2
周作元,李景奇,王兴邦,刘念荫,张敬怀.
处于世纪之交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再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16(6):4-10.
被引量:88
共引文献
36
1
戴建宏.
如何处理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21(z1):24-26.
2
何英姿.
试论高校学科建设的几个误区及其对策[J]
.百色学院学报,2003,17(4):65-67.
被引量:1
3
姚亚东.
浅议新建高校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82-85.
被引量:1
4
朱向运.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管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100-101.
被引量:7
5
刘鸣,毕玉玲,赵美蓉,马凤鸣,窦丽民,杨文敏.
实行开放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4):91-94.
被引量:74
6
莫赞,李立,李晓端.
基于综合设计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B09):316-318.
7
姜建明,张照余.
探索弱势学科建设的新思路——以苏州大学档案学科发展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45-46.
被引量:9
8
马伟群,樊治平,欧伟.
知识创新研究基地的绩效评价方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9):1576-1578.
9
傅秀芬,闻星火,黄乐,李明.
制定激励举措 促进人才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302-1305.
被引量:5
10
刘曙光.
文科重点基地建设:复杂的系统工程[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5):242-24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2
1
庞思勤.
中美工科教学比较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S1):170-173.
被引量:4
2
张金福.
资源吸附:大学学科成长的重要模式[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30-33.
被引量:5
3
张祖新,刘贵华.
对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13(4):58-60.
被引量:2
4
俞裕喜.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文科的学科建设[J]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12(3):93-95.
被引量:1
5
雷达,丁凯.
学科建设中应避免的三种倾向[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8):31-32.
被引量:8
6
储祖旺,朱明.
浅议重点高校的学科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1):41-41.
被引量:15
7
叶绍梁,谢菊.
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6-38.
被引量:18
8
陈达云.
关于加强高校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5-9.
被引量:6
9
谢菊,叶绍梁.
对文科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和建议——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评估可行性的再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5(4):26-30.
被引量:11
10
刘业进,姜红.
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互动及其制度支持[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7(3):88-9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张晓磊,陆根书.
学科建设的组织与实施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72-76.
被引量:2
2
张聪,焦利芳.
问题导向的宽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大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5):84-87.
被引量:6
3
刘小春,巫建华.
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提升我院的办学水平[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39-42.
被引量:4
4
张磊.
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资源依附模式[J]
.体育学刊,2010,17(9):58-60.
被引量:1
5
陈思远,晋飞鸣,张莉.
高等学校工科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特殊性[J]
.中国冶金教育,2011,16(4):84-88.
被引量:1
6
张建新,孙麒麟,吴玲敏.
“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现状与发展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83-8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周海涛,徐珊.
近年来学科建设研究的重点领域及其展望[J]
.现代教育管理,2020(1):15-20.
被引量:17
2
汪建飞,李柱梁,王伟.
地方本科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5(12):59-61.
被引量:5
3
任彬彬.
地方高等院校学科建设问题研究[J]
.科教文汇,2008(5):1-1.
被引量:3
4
徐晓琳.
谈我校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J]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50-53.
被引量:27
5
汪晓建.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112-112.
6
叶素萍,李树民,杨靖.
面向重点学科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2009(5):56-58.
被引量:7
7
老教授协会课题组,张澄.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优秀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
.高教与经济,2005,18(3):27-29.
8
徐晓滢.
文科院校背景下工科专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2(54):161-163.
被引量:1
9
钟天朗,张林,黄海燕,徐琳,朱静,徐敏,杨大铸.
我国体育产业学科建设、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6):6-10.
被引量:8
10
王精忠.
关于治安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26(2):141-143.
被引量:4
1
顾银乔.
再谈语文学科创新教育的误区——兼与覃章俊先生商榷[J]
.语文教学之友,2003(4):45-46.
2
翁彬发.
生物学科创新教学的探讨[J]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A02):80-80.
3
李俊杰.
在新课程形势下的历史学科创新教学[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0(11):41-41.
4
李提江.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探讨[J]
.商情,2010(6):92-92.
5
李美琴.
浅谈高中体育学科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J]
.新课程(下),2014,0(10):171-171.
6
金锡芬.
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体会[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9):112-112.
7
刘绍毅.
新课改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的体会[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1):92-92.
8
张华.
语文学科创新教学初探[J]
.新教育(海南),2005(8):34-34.
9
李景秋.
浅谈数学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J]
.吉林教育,2007(4):37-37.
10
王福杰.
浅谈数学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07(2):78-78.
被引量:2
高等农业教育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