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
参考文献3
1 何华,徐臻荣,付德润,郭伟,刘丽珠,师茂林,纪云芝,周海英.石河子市儿童肥胖患病状况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1,24(2):163-164. 被引量:1
2 莫宝庆,陈荣华,郭锡熔,李晓南,刘倩琦.南京市学龄儿童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Trp64 Arg变异的检出及其意义[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5):359-361. 被引量:4
3 曹岩,李振江,程炳香.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心理特点及肥胖因素的矫治[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23(5):554-555.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5
1 张享菊 李耀.青春期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11-112.
2 卞金陵,临床儿科杂志,1992年,3卷,184页
3 汪玲,福渡靖,叶芳芳.中日两国幼儿肥胖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5(2):71-73. 被引量:13
4 项坤三,贾伟平,陆惠娟,郑泰山,陆俊茜,唐峻岭,丁炜,孙多奇,李杰.β3-肾上腺能受体基因Trp64Arg突变对中国人体脂、血糖与血脂水平、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的影响[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8,15(6):337-340. 被引量:14
5 陈学存.中国儿童营养研究的进展[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3):134-136. 被引量:50
共引文献17
1 孙文广,孙长颢.高能饲料诱导大鼠肥胖及对其脂质代谢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5):514-515. 被引量:6
2 孙建波,路新国,彭慧慧,张蕾.肥胖及其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8):166-167. 被引量:5
3 马立明,张君.儿童肥胖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医药学刊,2006,24(2):315-317. 被引量:3
4 沈丽琴,陈希宁,李昌吉,李朝英,洪源.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58-759. 被引量:23
5 徐国和.儿童少年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183-187. 被引量:10
6 罗国金,杨宗勇,陈小芳,阙祥三,王建,杨蓉,李娜.2009年彭州市5岁以下儿童和育龄妇女营养健康调查[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12):1064-1066.
7 彭安娜,杨少萍,张斌,涂忆桥,陈忠,胡希江,覃凌智,张丹,周伟.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β_3-AR基因变异检出及意义[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6):868-871. 被引量:3
8 严志玲.儿童青少年肥胖影响因素探讨[J]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278-1280. 被引量:19
9 朱翠翠,张季红,徐佩茹,李敏,马冬梅.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及瘦素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儿童肥胖的关系[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1):816-819. 被引量:3
10 陈思思,周乐山.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24):4476-4478.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132
1 Alessandro Federico,Elena D’Aiuto,Francesco Borriello,Giusi Barra,Antonietta Gerarda Gravina,Marco Romano,Raffaele De Palma.Fat:A matter of disturbance for the immune system[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16(38):476-4772. 被引量:12
2 王守仓,张群,张爱民,吕静静.儿童肥胖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4,10(5):573-575. 被引量:7
3 李艳平,胡小琪,马文军,马冠生.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食用早餐频度和肥胖率关系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0-12. 被引量:48
4 李淑闽,陈瑞敏,王琛,华云汉.福州市6~12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综合评价[J] .中国校医,1993,7(1):12-14. 被引量:9
5 熊光练,田本淳,钱铃,程茂金.影响儿童肥胖的行为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79-81. 被引量:20
6 夏彦,潘晓平,刘元元,陈卫中.广义估计方程在临床试验重复测量资料中的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44-445. 被引量:22
7 肖云武,黄雪梅,邓映霞,龙辉,成放群,翦辉,龙国文.儿童肥胖与C-反应蛋白瘦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8(1):24-26. 被引量:14
8 童国元,叶礼燕,陈新民,任榕娜,林茂英,杨湘越,薛昭卿.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3):197-200. 被引量:6
9 许侠.儿童肥胖与健康[J]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3):65-67. 被引量:7
10 马丽萍,苏宜香.母乳喂养预防儿童肥胖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1):32-3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15
1 连玉峰,梁带娣,梁小冬.小学生营养状况环境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医学研究通讯,2004,33(6):19-21. 被引量:2
2 蒋汝刚.学龄期儿童6098名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3):256-257. 被引量:9
3 蒋汝刚.某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情况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47-1148. 被引量:8
4 詹劲基,万孝先,丘天祥,王铁强,林玲,吴文君.深圳地区小学生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5):473-476. 被引量:4
5 热娜·买买提,林方梅,多力坤·木扎帕尔.乌鲁木齐市4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1):73-76. 被引量:14
6 赵海萍,王宝珍,刘秀英,朱玲勤.家长对儿童肥胖知识、态度和行为认知的现状调查[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4):474-475. 被引量:20
7 陈友兰,杜玉开,杨晓剑,管纪惠,余红,徐月英.厦门市某小学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10):756-759. 被引量:5
8 陈友兰,杨晓剑,杜玉开,管纪惠.学龄期儿童肥胖干预对身高发育水平的影响[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4):356-359. 被引量:8
9 王会青.小儿肥胖症的病因和护理[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371-371. 被引量:1
10 曹志娟,王书梅,郑文娟,郭家宁,曲爽笑.应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估儿童肥胖综合干预效果[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7):773-77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00
1 樊春鹏,祁军,卢晓鹏.不同年级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研究[J] .体育视野,2023(20):110-112. 被引量:1
2 张平平.儿童肥胖流行的影响因素[J] .体育视野,2021(6):66-67.
3 景睿,韩连堂,刘晓冬,李玲,李向云,杨淑香.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2008,15(4):307-309. 被引量:3
4 司绪岚.我国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4-115. 被引量:5
5 官锐园,易春丽.儿童肥胖与父母的养育行为[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8):160-162. 被引量:6
6 王福彦,李昌茂.城乡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673-1674. 被引量:2
7 孟杰,陈欣欣,杨海河.北京市城区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近10年的流行趋势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170-171. 被引量:14
8 王福彦.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578-580. 被引量:1
9 宋宏伟,吕惠萍.洛阳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46-547. 被引量:5
10 吴登康.综合干预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行为影响效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0):2528-2529. 被引量:3
1 朱玉,张福侠.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00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09,24(7):1322-1323. 被引量:3
2 郑青,黄娇珍,李国栋,符先先.单纯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2):73-76. 被引量:6
3 黄文文,叶映芳,黄丽生.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1038-1039. 被引量:1
4 陈怀生.电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150例[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5):582-582. 被引量:4
5 努尔夏西·努鲁木汗.儿童肥胖症的有关因素和干预[J] .健康必读(下),2011(12):479-479.
6 黄建鄂.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危险因素分析[J] .西部医学,2014,26(10):1313-1315. 被引量:6
7 王薇薇,李付娟.婴儿期适量投入铁剂可预防小儿贫血[J]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4,4(5):40-40.
8 李晓莺,刘燕,刘建红,卢宪梅.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分析[J] .山东医药,2012,52(19):73-74. 被引量:2
9 王宇娜,周卫萍,唐挺,刘莺,戴英达.早产低体重儿静脉营养的对比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4):428-429. 被引量:2
10 闫宗荣,吴明昌,丁学勤,张美玉,吕淑兰.有缺氧史无出生窒息的高危新生儿的临床分析及评估[J] .中国医刊,2004,39(6):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