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北地区红松常见有害生物的发生特征及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松是一种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乔木,然而,它面临着来自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威胁。该文总结了东北地区近年来红松种植中常见有害生物的发生特征,包括红松疱锈病、红松落针病、松果梢斑螟、纵坑切梢小蠹、松材线虫病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旨在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和蔓延,减少经济损失。
作者
吴德巍
机构地区
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4期111-113,共3页
Rural Scientific Experiment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松材线虫病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791.24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2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冯智慧,吕春鹤,白鸿岩,唐健,孙玉剑,刘超.
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用药情况分析[J]
.中国森林病虫,2022,41(4):24-29.
被引量:13
2
张彦龙,王小艺,杨忠岐,魏可,曹亮明.
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天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森林病虫,2022,41(3):21-29.
被引量:22
3
封小慧,张宾,孙江华.
伴生微生物与松材线虫-媒介天牛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森林病虫,2022,41(3):30-37.
被引量:2
4
王新宇,王诗敏.
松树纵坑切梢小蠹的综合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5,35(20):150-150.
被引量:3
5
周登兵,黄同丽.
松梢螟属对马尾松种子园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23,43(15):90-93.
被引量:2
6
伦利群.
松果梢斑螟的防治措施[J]
.现代化农业,2020(7):34-35.
被引量:2
7
曲杨.
红松疱锈病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J]
.中国林副特产,2018(5):50-51.
被引量:4
8
安云全.
辽宁省实验林场森林病虫害状况及防治措施的调查[J]
.防护林科技,2015,28(6):106-107.
被引量:2
9
尚健.
红松疱锈病的主要危害及鉴别方法与防治措施[J]
.温带林业研究,2022,5(1):65-67.
被引量:4
10
董瀛谦,阎合,潘佳亮,张玉洲,关政昊,闫峻.
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对策[J]
.中国森林病虫,2022,41(4):1-8.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212
1
于太志,闫德发,许玉军,陈玉华,姚小平,唐广瑞.
冷杉梢斑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J]
.林业勘查设计,2005(4):51-53.
被引量:9
2
董金宝.
赤松梢斑螟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技术[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2):34-35.
被引量:7
3
常国彬,苏宏钧,尤德康,赵杰,梅丽娟,董晓波.
森林病虫灾害经济损失计算方法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4,23(4):1-5.
被引量:25
4
王慧利,韩素芬,赵博光.
松材线虫携带细菌在疫区和寄主中的分布及致病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4):48-53.
被引量:17
5
田恒德,严敖金.
微红梢斑螟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3(1):54-63.
被引量:38
6
汪民,翁殿伊.
油松球果螟的防治[J]
.河北林业科技,1993(3):30-31.
被引量:2
7
张星耀,骆有庆,叶建仁,孙江华,梁军.
国家林业新时期的森林生物灾害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4,23(6):8-12.
被引量:27
8
陆文敏,田丰,毕湘虹,申国涛,任贞,罗瑞聪,邵显珍,刘俊英.
赤松梢斑螟的研究[J]
.林业科技,1993,13(3):23-27.
被引量:11
9
王斐,申荷丽.
日本的抗松材线虫育种研究[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6):44-46.
被引量:12
10
于长义,潘洪阳,樊尚仁.
森林病虫害防治要实行目标管理[J]
.森林病虫通讯,1993,12(1):31-3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42
1
马梦然,刘程,曹鹤,李会平,李继泉,崔建州.
云南派姬小蜂对微红梢斑螟不同日龄蛹的选择性及其后代发育表现[J]
.中国植保导刊,2019,0(12):20-22.
被引量:4
2
齐秀玲.
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及调查方法[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2,45(6):41-43.
被引量:1
3
赵理,郑仁.
新形势下湘潭市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困境及思考[J]
.华中昆虫研究,2023(1):100-106.
4
刘雨林,张兰,王元兴,任炳忠,王寅亮.
长白山红松林针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0):28-31.
5
马梦然,靳轩,崔建州,邢子龙,李继泉,李会平.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35(6):829-834.
被引量:2
6
马梦然,曹鹤,申家轩,暴可心,刘程,崔建州.
云南派姬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
.植物保护,2020,46(3):194-197.
被引量:7
7
张伶俐,成坤,牛丽君,阮文哲.
长白山红松球果螟发生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1(5):598-602.
8
张艳春.
辽宁地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治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21,41(1):71-73.
被引量:6
9
宋玉双,李娟,张天栋,程相称,岳方正,程通通.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经济重要性分析[J]
.中国森林病虫,2021,40(1):1-5.
被引量:4
10
陈越渠,刘庆珍,王晓霞,王晓丹,韩姣,宋丽文.
果梢斑螟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J]
.吉林林业科技,2021,50(2):14-17.
被引量:4
1
李涛.
西伯利亚红松落针病及其防治[J]
.新疆林业,2024(1):45-46.
2
陈佰丽.
简述红松疱锈病的发生和防治建议[J]
.农民致富之友,2019,0(33):184-184.
3
李宁华,童思博,刘悦,何俊,童清.
思茅松林区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危害风险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6):0186-0189.
4
尚健.
红松疱锈病的主要危害及鉴别方法与防治措施[J]
.温带林业研究,2022,5(1):65-67.
被引量:4
5
周登兵,黄同丽.
松梢螟属对马尾松种子园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23,43(15):90-93.
被引量:2
6
殷光晶,李玉桂,郭昕.
西宁南北山绿化区纵坑切梢小蠹药剂防治试验[J]
.青海草业,2024,33(2):23-26.
7
袁国兴.
樟子松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11):136-139.
8
刘志佳,李文静,李继泉,崔建州.
球孢白僵菌Bb-Gq对苹掌舟蛾的致病性测定及应用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2024,56(4):10-13.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