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新品种五瑞151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瑞1512是以自选系Z89为母本、自选系C45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0-2021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12980.3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3%;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437.0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9%。该品种具有高抗丝黑穗病、抗大斑病、抗倒伏、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及河北省中晚熟区种植。
作者
许中明
侯杰
机构地区
北华大学林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147-150,共4页
关键词
玉米
五瑞1512
选育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0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焦仁海,仲义,刘俊,蔡鑫茹,吴凤新,刘兴二,夏远峰.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J]
.农业与技术,2022,42(11):87-90.
被引量:13
2
沈利国,刘喜明,张春阳.
玉米新品种福莱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17(12):259-261.
被引量:2
3
李营,韩秀云,李洪刚,陈国弟,王铁成.
高产优质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九单191的选育[J]
.农业科技通讯,2022(9):176-178.
被引量:2
4
李营,韩秀云,王铁成.
不同品种与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6(12):80-82.
被引量:2
5
李云龙,李树军,刘利锋,蔡泉,孙岩,李昕,李思楠,张建国.
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246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6):119-122.
被引量:4
6
戴景瑞,鄂立柱.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
.玉米科学,2010,18(1):1-5.
被引量:270
7
吴百万,罗健科,刘明华,王艳丽,刘克菊.
玉米新品种禾盛219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J]
.中国种业,2023(6):121-124.
被引量:5
8
王长彪,冯铸.
中国玉米产业概况浅析[J]
.种子科技,2022,40(8):118-120.
被引量:10
9
谢荣芳,孟宪伟,韩梅,张显启,黄士林,陈削安,邓加省,谢永昌.
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会玉336的选育及制种与栽培技术探析[J]
.种子科技,2023,41(19):26-30.
被引量:3
10
李思楠,张建国,曹靖生,李云龙,李昕,孙岩,蔡泉.
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90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10):134-13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李云宁.
玉米品种太育1号杂交制种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19):11-12.
被引量:5
2
王向东.
玉米育种学的发展回顾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4,12(z1):5-6.
被引量:19
3
戴景瑞,鄂立柱.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
.玉米科学,2010,18(1):1-5.
被引量:270
4
李登海.
对我国夏玉米亩产900~1000公斤高产品种选育目标的探讨[J]
.作物杂志,1994(1):1-2.
被引量:9
5
堵纯信,曹春景,曹青,毕蒙蒙,董战鲲,张发林.
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的选育与应用[J]
.玉米科学,2006,14(6):43-45.
被引量:67
6
赵久然,孙世贤.
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再思考[J]
.玉米科学,2007,15(1):21-23.
被引量:104
7
番兴明,姚文华,黄云霄.
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技术途径[J]
.作物杂志,2007(2):1-4.
被引量:23
8
刘文国,王绍萍,赵万庆,马英杰,周旭东.
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吉单88的选育[J]
.农业科技通讯,2008(4):112-112.
被引量:2
9
邬成,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李娟.
玉米Tuxpeno和Suwan种质改良系农艺性状的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7):1-4.
被引量:9
10
王树堂,黄立功,姜海涛,陈西伦,孙琳烜.
北种玉1号玉米高产制种技术[J]
.中国种业,2011(6):68-6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01
1
杜何为,戴景瑞,李建生.
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10,18(6):1-7.
被引量:34
2
徐明杰,张琳,汪新颖,彭亚静,张丽娟,巨晓棠.
不同管理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分配及去向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36-45.
被引量:36
3
周小辉,张志军,张宏伟,刘文国.
玉米种质资源选育模式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0,30(2):17-20.
4
杜世凯,刘必善,王黎明,刘传兵,向发洪,冯春福,郑兴权,李希腾,刘好梁,杨秀乾,李求文,李永碧,王永杰.
鄂玉28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87-88.
5
张健,邹俊岩,王越人,许正学,徐宝峰,邬生辉,曲海涛.
先玉335对玉米育种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97-97.
被引量:2
6
浦子钢.
玉米抗大斑病育种研究现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129-132.
被引量:6
7
李齐霞,李中青,孙万荣,宋艳芳.
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长单525的选育[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17-19.
被引量:12
8
张旭,刘晓萍,郝学景,李立公,魏春,何光荣,马永良.
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途径[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0-92.
被引量:5
9
徐艳霞,王慧,张静,刘学良.
5种黑龙江地区主栽青贮玉米品种简介[J]
.饲料博览,2011,21(1):28-32.
10
门海鹏.
玉米育种的田间形态指标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91-91.
被引量:1
1
郑宏峰.
酿造高粱新品种铁杂22的栽培制种技术[J]
.中国种业,2024(2):161-163.
2
张静,张玲玉,郭鑫月,薛薇,韩永亮,郭群.
酿造高粱新品种汉青矮早5号的选育[J]
.耕作与栽培,2023,43(4):114-115.
3
杨琴,彭慧,毛小华,聂敏,韩玲,李文武,赵立屿.
16个玉米新品种在赫章县的引种表现[J]
.农技服务,2024,41(11):17-20.
4
杨晓贺,吴彦龙,丁俊杰,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邱磊,王自杰,张家智.
粳稻新品种龙玺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4(12):157-159.
5
吴长友,王成栋,史登林,肖莉,姚星海.
玉米新品种新中玉7号的选育与种子生产技术[J]
.农技服务,2024,41(11):1-4.
6
牛朝霞,杨芳芳,赵丽娟,李继明,贾凌云,王磊.
定西市安定区玉米密植机械收获适宜品种筛选[J]
.现代农业科技,2024(23):9-13.
7
王俊花,张雪彪,闫建宾,王瑞钢,庞旭,杜彦超.
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炎黑糯2134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J]
.现代农业科技,2024(23):5-8.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