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逐瘀通下汤联合针灸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肠轴的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 探讨逐瘀通下汤联合针灸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肠轴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入院的91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余42例(共3例脱落)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余43例(共3例脱落)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逐瘀通下汤联合针灸治疗。统计两组患者8周的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运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来评估患者意识状态。使用修正创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 RTS)评估患者受伤程度。运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 FIM)来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来评估患者的认知状态。测定患者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的水平。对比患者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D-乳酸(d-lactic acid, D-LAC)、内毒素(endotoxin, ET)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为76.19%(32/42),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GCS、RTS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RTS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FIM、MoC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FIM、MoCA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PSV、RI、Vm的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SV、RI、Vm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AO、D-LAC、ET均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DAO、D-LAC、E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逐瘀通下汤联合针灸能够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功能状态,提高认知功能,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水平,可能与调节脑肠轴有关。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75-1178,共4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150

共引文献56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