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试验不同栽培措施对秋作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秋作马铃薯的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科学指导。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栽培方式,分A_(1)(无稻草包芯)、A_(2)(稻草包芯)2个栽培方式;B因素为种植密度,分B_(1)(2800株/亩)、B_(2)(3400株/亩)、B_(3)(4000株/亩)、B_(4)(4600株/亩)、B_(5)(5200株/亩)5个水平,共10个处理。结果表明,栽培方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间差异显著,但产量排名前5的5个处理间(A_(2)B_(5)、A_(2)B_(4)、A_(2)B_(3)、A_(1)B_(5)、A_(1)B_(4))差异不显著。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处理A_(2)B_(2)纯收益最高,为1324元/亩;A_(2)B_(3)、A_(2)B_(1)次之,均为1312元/亩;A_(2)B_(4)第三,为1276元/亩。处理A_(2)B_(2)经济效益最好,即采用稻草包芯、种植密度为3400株/亩的栽培措施较为适合本地秋作马铃薯。
出处
《中国农技推广》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基金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7NZ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