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经皮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对脊柱形态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诊治的8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及微创组各4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开放性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微创组给予经皮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随访6个月时脊柱形态变化,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12个月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及局部前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微创组日本骨科学会腰痛(JOA)评分高于传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经皮可扩张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融合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脊柱形态及功能,安全可靠。
出处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50-52,56,共4页
Journal of Frontiers of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