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桂枝汤方证探讨
Discussionon Guizhi Decoction Prescription Syndro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对桂枝汤的药证、脉证及腹证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其方证特点为气上冲、腹拘挛、脏无他病、脉浮弱,并对桂枝汤的排除性指征进行阐释,便于在临床中鉴别用方。
作者
李小虎
张雅静
李跃进
LI Xiaohu;ZHANG Yajing;LI Yuejin
机构地区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计宏中医综合诊所
山西中医药大学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12-14,86,共4页
China's Naturopathy
基金
山西省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科研项目(2022-B-02)
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023ZYYC036)。
关键词
桂枝汤
方证
药证
腹证
《伤寒论》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4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赵国平.
试论病证、方证和药证[J]
.中医杂志,2006,47(7):544-545.
被引量:17
2
王付.
桂枝汤方证探索与实践[J]
.中医药通报,2017,16(5):5-8.
被引量:7
3
范继东,谷松.
从“阳浮而阴弱”探讨仲景阴阳脉法[J]
.中医学报,2022,37(5):905-909.
被引量:2
4
菅振刚,陈阳.
《伤寒论》中桂枝汤及类方脉象特点分析[J]
.光明中医,2014,29(4):681-684.
被引量:1
5
王润鹏,王明炯.
论桂枝汤之应用[J]
.河南中医,2022,42(12):1797-1799.
被引量:4
6
王润鹏,吴琼,王明炯.
论桂枝汤证和白虎汤证的相似性[J]
.国医论坛,2023,38(1):7-9.
被引量:1
7
董硕,周可林,陈家旭.
《伤寒杂病论》仲景腹诊学术特色探究[J]
.环球中医药,2022,15(1):65-68.
被引量:7
8
郑蒙,俞晓飞.
中医腹诊的临床运用[J]
.河南中医,2021,41(1):31-35.
被引量:10
9
王凌.
《伤寒杂病论》腹诊与腹证探讨[J]
.北京中医药,2012,31(9):668-672.
被引量:9
10
冯筱筱,刘庚鑫,郭栋,张沁园.
《伤寒论》腹证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5):573-57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34
1
包祖晓,田青,高新彦,陈宝君,钟宇峰,李黎.
235首抑郁情绪治疗方剂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763-764.
被引量:7
2
赵业勤.
肠痈腹诊之研讨[J]
.黑龙江中医药,1993,22(6):49-50.
被引量:1
3
林颖,陈达灿.
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1):60-62.
被引量:41
4
孙永昌,罗慰慈.
Th_1/Th_2类细胞因子与人类疾病[J]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6,23(2):51-54.
被引量:7
5
程孝雨,郑明常,梁华龙.
从老年肠梗阻误诊案看腹诊的应用价值[J]
.河南中医,2006,26(3):75-75.
被引量:3
6
张华,丁元庆(导师).
宣阳开郁法治疗抑郁症的理论探讨与临床观察[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40-143.
被引量:55
7
刘启泉,杜艳茹,王志坤.
中医腹诊在胃肠病诊疗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2006,47(3):224-225.
被引量:16
8
赵国平.
试论病证、方证和药证[J]
.中医杂志,2006,47(7):544-545.
被引量:17
9
谢梅轩.
试论《伤寒论》腹证“满”的特点及意义[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6-7.
被引量:1
10
孙中年,陈选平主编.中医学腹诊[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 社,1991:1-267.
共引文献
68
1
赵国平,钱三旗,李志强.
芍药甘草汤方证特征与拓展应用思路探讨[J]
.中成药,2007,29(10):1503-1504.
被引量:7
2
赵国平,钱三旗,孙俊.
试论成方方证基础研究的四个阶段[J]
.中成药,2008,30(12):1826-1827.
被引量:2
3
郭磊.
根据方证相关理论构建中医药关系型数据库概念模型探讨[J]
.山西中医,2009,25(3):60-61.
被引量:4
4
王阶,熊兴江,何庆勇,王师菡.
方证对应内涵及原则探讨[J]
.中医杂志,2009,50(3):197-199.
被引量:112
5
王彦.
略谈中药滥用的危害性[J]
.新疆中医药,2009,27(6):45-46.
6
刘春慧,程振芳,赵清树,王滨,董秋梅,任常胜,金星.
《伤寒论》君药桂枝药证组方规律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6-7.
7
贾巧玲.
中药特色临床应用举偶[J]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35-37.
8
郝霁萍,高宇勤.
当归四逆汤方证特征及拓展应用思路[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1):68-69.
被引量:2
9
孙学刚,林东兰,吕志平.
病证结合的经方方证转化医学研究思路[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644-1647.
被引量:3
10
刘巍,熊兴江,王阶.
高血压病的汉方证治探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4):86-91.
被引量:5
1
杨月娥,韩新民.
发声性抽动的方证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3,15(6):490-493.
被引量:1
2
吕萌,李新民,李艳娇.
“载药上行”方证探讨[J]
.江西中医药,2023,54(9):29-30.
被引量:3
3
张建兵,王程阳,袁鱼鱼.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与MRI特征分析[J]
.贵州医药,2024,48(1):122-123.
4
唐心浩,储博文,秦媛媛,刘也灵,束昕妍,吴勉华,尹刚,戴建国.
从“三焦-营卫”气化失常角度探析肿瘤T细胞耗竭机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5):176-185.
被引量:10
5
陈娜,马民凯,马伟凤,杨丹丹.
基于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理论探析头痛的经方治疗[J]
.国医论坛,2024,39(1):8-11.
6
徐立思,陈晓晖,蔡珏,卞嵩京(指导).
卞嵩京论经方汤液派六经提纲[J]
.浙江中医杂志,2024,59(1):1-4.
被引量:1
7
刘英猛.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寒饮内停证验案3则[J]
.山西中医,2024,40(2):38-39.
8
李春艳,刘国荣,常丽君,李秀博,丁文双.
模仿IgG4相关淋巴结病的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易误诊病例的鉴别诊断及文献复习[J]
.广州医药,2024,55(2):121-126.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