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职业性四氯化碳中毒致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谷胱甘肽的肝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黑龙江省第二医院行健康体检时确诊的10例四氯化碳中毒致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按照《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给予标准化治疗,并在标准化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谷胱甘肽片。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胃镜下表现及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各5例;年龄35~54(46.60±5.71)岁,患者多表现为头晕、乏力及消化道症状,胃镜下表现为浅表性胃炎。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GR、AST、AL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均下降至参考范围。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GR、AST、AL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10例患者中,出现呕吐1例(10.00%)、溃疡1例(10.00%)、胸闷2例(20.00%),均未出现皮疹,以上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均通过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好转或痊愈。结论 职业性四氯化碳中毒致肝损伤的程度多为轻中度,患者多表现为头晕、乏力及消化道症状,并伴胃镜下表现为浅表性胃炎,谷胱甘肽具有肝保护作用,经该药物治疗后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3期71-74,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基金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20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