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拟真与异化:基于实时虚拟引擎的影像媒介权力扩张 被引量:1

Mimesis and Alienation: The Expansion of Video Media Power Based on Real-Time Virtual Engin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借助实时虚拟引擎技术,数字影像更便捷地打破真实与虚拟的界限:一方面能构建影像资源的拟真回路,形成创作者、演绎者、观众与数字影像之间的拟真默契;另一方面能呈现“超真实”的视觉形态,创造“异化”的视觉宇宙。由此产生的跨媒介叙事方式的垄断,使得实时虚拟引擎能进一步加强对视觉信息的理解、取舍与表达的权力,最终导致影像媒介权力的扩张。
作者 诸佳 Zhu Jia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115,共7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基金 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超真实媒介理论的数字视觉影像拟真表达研究”(项目编号:22YJAZH168)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39

  • 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04页.
  • 2居伊·德波.《奇观社会》,参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 3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敞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5页.
  • 4Jacques Derrida, Margins of Philosophy, tram. Alan Bass, Sussex: The Harvester Press, 1982, p. 293.
  • 5John Tagg,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8, pp. 63-64.
  • 6Jean-Louis Comolli, "Machines of the Visible", in Teresa de Lauretis and Stephen Heath (eds.), The Cinematic Apparatu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 pp. 122-123.
  • 7Anne Friedberg, Window Shopping: Cinema and the Postmoder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15-16.
  • 8cf. Dylan Evans, 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 Routledge, London, 1996. p.159.
  • 9拙著.《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 10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共引文献43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