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播小麦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广泛,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是小麦的主产区,因地域跨度大,小麦播种时期各不相同。近年来,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小麦延期播种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障晚播小麦的收成,本文重点阐述了晚播小麦的生长特点以及晚播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以期帮助小麦种植户实现晚播小麦的丰产丰收。
作者
朱春花
机构地区
民权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12期9-9,共1页
关键词
晚播小麦
播种技术
田间管理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金红.
中晚播小麦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下)[J]
.农家致富,2021(20):24-24.
被引量:1
2
赵海波,王奎良.
小麦晚播精播玉米晚收双晚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20,40(15):86-88.
被引量:5
3
葛哲源.
淮北地区晚播小麦亩产600 kg产量分析与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1(3):261-264.
被引量:1
4
陈飞雪.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8,0(10):62-6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陈若礼,韩金华,周传亮,单勇.
涝渍灾害对淮北地区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887-887.
被引量:6
2
信恒杰,杨亚红,李瑞霞,张型武.
夏玉米冬小麦“双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09(15):9-9.
被引量:1
3
薛彦霞,庞立峰.
小麦-玉米“双晚”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11(1):52-53.
被引量:2
4
李晓勤.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7):29-29.
被引量:1
5
王艳,徐德利,王兵,刘冬玲,李国权,杜永.
连云港市水稻机插-小麦免耕机旋沟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17,37(5):75-77.
被引量:3
6
王晓,闫悦敏.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8(20):54-5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
1
田欢,檀鹏蕾.
高产小麦栽培技术构建探索[J]
.农家致富顾问,2018,0(20):6-6.
2
王业红.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方式思考[J]
.新农民,2020(35):51-51.
3
刘秀玲.
聊城市东昌府区“三秋”农业生产工作措施[J]
.中国种业,2022(1):59-60.
4
龙素霞.
河北省夏玉米生产现状及晚收高产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2023(6):49-51.
被引量:2
5
陈永.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17):18-21.
6
刘世敏,白星焕,刘兆丽,盛得昌,王同芹.
玉米新品种潍玉8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制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25(1):198-201.
7
宗保升.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2):204-204.
同被引文献
11
1
张贤菊,余弟峰.
寿县晚播小麦优劣势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2):19-19.
被引量:1
2
李桂生,陈效庚.
晚播小麦主要特点及配套田间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2019,0(9):25-25.
被引量:4
3
高太红.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乡村科技,2019,0(35):93-94.
被引量:1
4
陈晓玲.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20,26(9):53-53.
被引量:5
5
黄利华.
小麦早播和晚播试验探究[J]
.河南农业,2022(19):43-44.
被引量:1
6
高兵阳,高怡帆,陈奋勇,刘清瑞.
晚播条件下河南省新乡市冬小麦苗情及生育后期管理[J]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6):23-25.
被引量:2
7
张学敏,皇甫柏树.
豫北地区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2(11):202-204.
被引量:3
8
尹志刚,石守设,朱保磊,周国勤,陈宏,陈真真,申冠宇,张波.
豫南稻麦轮作区晚播小麦的群体特征及产量表现[J]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1):104-106.
被引量:1
9
郭伟.
山西晋城市晚播小麦丰产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9):34-35.
被引量:1
10
梅丽,连艺佳,孟范玉,周吉红,李润枝,王俊英.
晚播及过晚播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23,29(2):27-3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韩峰.
萧县晚播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园艺与种苗,2023,43(6):91-92.
2
杨亚辉.
小麦适度晚播抗逆栽培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6):171-173.
1
徐俊成,徐洪胜,周婕,刘欢.
不同缓释氮肥在晚播小麦上的使用效果比较[J]
.农业与技术,2022,42(21):21-24.
被引量:5
2
张学敏,皇甫柏树.
豫北地区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2(11):202-204.
被引量:3
3
张家安.
蚕豆高产种植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22(12):16-16.
被引量:1
4
党慧慧,刘超,伍翥嵘,王圆媛,胡正华,李琪,陈书涛.
不同播期粳稻稻田甲烷排放及综合效益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21,30(7):1436-1446.
被引量:3
5
桑建荣.
推广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22(17):9-11.
6
张永香.
小麦机收损失的原因及减损策略探讨[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8):32-34.
被引量:6
7
李立志.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策略分析[J]
.数字化用户,2020(45):70-72.
8
全水萍,李颖明,汪明月.
农户与政府气候变化认知及适应措施比较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39(4):847-854.
被引量:1
9
张程翔,刘开振,薛轲尹,杨蕊,尹立俊,王小燕.
晚播减氮对不同氮肥基追比例下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22,35(7):1613-1622.
被引量:1
10
刘彩玲,刘珠,何春梅,王飞.
福建稻区紫云英播期及播种量对其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20,35(4):443-449.
被引量:4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