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对患儿恐惧、疼痛情况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龋齿患儿分为参照组(43例,采用传统龋齿充填修复技术治疗)与研究组(43例,采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后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填充后1个月牙周功能,治疗前、治疗期间心理状态,治疗期间、填充结束后2 h疼痛程度,治疗前、填充后1个月龈沟液炎症因子及口腔致病菌变化情况,填充治疗期间患儿的配合度,并统计两组患儿随访1年后充填物保留率与继发龋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填充后1个月两组患儿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评分均显著升高,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与治疗期间比,填充结束后2 h两组患儿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填充后1个月两组患儿龈沟液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口腔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均显著减少,研究组显著少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填充配合度及随访1年后充填物保留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继发龋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不仅能够显著减轻龋齿患儿治疗期间的负性心态与疼痛程度,还可有效清除口腔致病菌,抑制牙周炎症反应,并提高充填物保留率,降低继发龋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