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中国民歌传承研究视角探析民歌的传承模式——以1978至2019年期刊类文章为中心
被引量:
3
On the Inheritance Mode of Chinese Folk Songs Based on China’s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1978 to 201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1978年至2019年间专注研究中国民歌传承的期刊类文章的梳理、归纳与总结,试图厘清中国民歌传承概貌,并对中国民歌传承模式作梳理总结,探索中国民歌传承研究的新路径。本文所指"中国民歌"是具有口头性、地域性、集体性,具有鲜明中华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的歌曲。民歌传承强调纵向,传播强调横向,传承也可看作一种纵向的传播(1),而传播经过时间的积淀,可形成传承。
作者
徐铭
何岭
Xu Ming;He Ling
机构地区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29,共5页
People’s Music
关键词
传承模式
中国民歌
口头性
民歌传承
期刊类
地域性
归纳与总结
集体性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2
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4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1
樊祖荫.
为民歌正名——兼谈民歌的传承、传播与发展[J]
.中国音乐,2019(1):35-39.
被引量:16
2
樊祖荫,赵晓楠.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一)[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1):3-9.
被引量:10
3
陈淑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88-91.
被引量:10
4
伍国栋.
原生态民歌保护的“生态群落”观[J]
.人民音乐,2012(1):62-64.
被引量:19
5
杨民康.
从云南民歌发展现状看其传播方式与空间范围[J]
.音乐探索,2009(4):24-29.
被引量:15
6
乔建中.
“原生态”民歌的舞台化实践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
.人民音乐,2011(8):47-49.
被引量:31
7
乔建中.
20世纪中国民歌复兴运动与陕北民歌的新生[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36(3):5-10.
被引量:3
8
樊祖荫,赵晓楠.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二)[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8-53.
被引量:9
9
樊祖荫,赵晓楠.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三)[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4):90-97.
被引量:8
10
樊祖荫,赵晓楠.
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四)[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96-10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02
1
易人.
芳香四溢的茉莉花[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1982(1):90-96.
被引量:3
2
易人.
《孟姜女春调》的流传及其影响[J]
.南艺学报,1980(2):65-80.
被引量:3
3
易人.
运用江苏民歌进行改编创新的探讨[J]
.南艺学报,1978(1):115-129.
被引量:1
4
杨殿斛.
民间音乐消长:乡民生命意识的艺术诉求——黔中腹地营盘社区音乐的民族志叙事[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22(1):8-17.
被引量:9
5
何岭.
农民明星、导演与制作人:唱片媒介介入下民间音乐传播的新兴角色——以贵州省境内新兴传播现象为调查案例[J]
.艺术探索,2006,20(5):128-132.
被引量:5
6
魏占河.
山东民歌演唱漫议[J]
.中国音乐学,2000(4):62-70.
被引量:16
7
宋俊华.
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
.文化遗产,2012(1):1-5.
被引量:134
8
杨匡民.
长江中游文化区民歌结构[J]
.音乐研究,1999(3):58-67.
被引量:14
9
王铭铭.
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
.社会学研究,1999(6):103-116.
被引量:107
10
胡曼.
湖北三音列民歌的调转换[J]
.音乐研究,1985(4):103-10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40
1
陈淑君.
文献、实物与活态性: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中介模式[J]
.民俗研究,2021(3):99-104.
被引量:6
2
潘永华.
侗族大歌与民俗关系探究[J]
.黄河之声,2022(2):18-20.
被引量:1
3
王鹏.
浅谈民族歌曲演唱的技巧[J]
.魅力中国,2009(35):97-97.
被引量:1
4
赵塔里木.
中亚东干民歌的唱词格律[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1(3):1-11.
被引量:4
5
穆霏,穆雪娇.
汉族民歌中的旋律特点分析[J]
.作家,2012(22):241-242.
6
吴静.
离开原生环境的原生态民歌是不是真正的原生态?[J]
.人民音乐,2007(3):62-64.
被引量:8
7
丁晓俊.
音乐课民歌教唱中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J]
.戏剧之家,2013(11):244-244.
被引量:1
8
杨晓.
一个传统、一套知识及其研究的一种学术表述——侗族“大歌传统”研究又十年(2003~2013)[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1):87-97.
被引量:6
9
任方冰.
近五年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综述[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2(4):16-21.
被引量:3
10
廖君湘.
侗族传统社会分层的特殊结构及其成因[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69-7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田敏,陈文元.
论民族关键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南宁市三月三民歌节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1):24-30.
被引量:53
2
余心屿.
非遗保护原则对四川民歌传承与保护之镜鉴[J]
.四川戏剧,2018(5):122-124.
被引量:4
3
谢云秀.
合江福宝岩口石工号子的音乐艺术特征[J]
.四川戏剧,2019(2):112-115.
被引量:3
4
史倩.
气韵兼具:中国民歌演唱中的“生命化”审思[J]
.四川戏剧,2019(3):157-159.
被引量:2
5
张泠.
性别、民族与社会主义现代性:《五朵金花》中的旅途叙事与公路形态[J]
.妇女研究论丛,2021(4):32-47.
被引量:2
6
罗梓涛.
川东民歌的艺术探究——以薅草锣鼓为例[J]
.当代音乐,2021(9):108-110.
被引量:1
7
韩悦,唐自强.
巴渠民歌在川东革命老区红色文旅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评鉴,2021(23):174-176.
被引量:2
8
张震.
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音乐美育创新实践路径探索[J]
.当代音乐,2022(3):44-46.
被引量:23
9
孟颖.
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艺术意蕴与文化价值[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7(3):81-89.
被引量:1
10
姚冠羽.
民族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中国民歌传承与发展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11):95-9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李虎.
基于文化自信的福宝石工号子传承探究[J]
.大观(论坛),2022(5):57-59.
2
冯晓琴.
山西民歌合唱曲集和声结构与手法探讨--以《桃花红杏花白》为例[J]
.艺术教育,2024(4):133-136.
3
魏见耘.
川东地区民歌传承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关系分析[J]
.黄河之声,2024(16):32-35.
1
焦若薇,汪元元.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歌文化的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J]
.喀什大学学报,2021,42(5):59-66.
被引量:4
2
孙亚男,李娜.
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研究--以蒙古族为例[J]
.当代音乐,2022(2):68-70.
被引量:1
3
蔡威.
数智时代的民歌传承与传播——以四川凉山彝族民歌为例[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4):94-100.
被引量:4
4
春丽,贺希格图.
科尔沁叙事民歌的产生及发展研究[J]
.大观(论坛),2021(12):38-39.
5
张学伟.
传承红色基因从娃娃抓起[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1):48-49.
6
王小红.
童谣进音乐课堂的探索——以闽南童谣融入课堂为例[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1,9(7):40-41.
被引量:1
7
莫恭莲.
电影《刘三姐》插曲在广西民歌传承中的艺术作用[J]
.艺术评鉴,2021(20):145-147.
8
周雨,冯娜,何金琼.
川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模式研究——以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文化学刊,2021(11):207-210.
被引量:1
9
凌士义,武蓉慧.
中原地区传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路径研究[J]
.天工,2022(4):73-75.
10
韦於坊,莫幼政.
“非遗”进校园传承模式研究--以广西马山县加方初中壮族“打扁担”为例[J]
.歌海,2022(1):93-98.
被引量:5
人民音乐
202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