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下学上达:朱熹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探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朱熹的“道德”概念比一般伦理意义之“道德”概念更为复杂:其范围更宽,泛指一切人伦日用之事,并兼具践履意味与形而上学意味。朱熹道德知识不同于西方传统自然科学知识,也不同于西方道德知识论语境下的狭义道德知识。它的最终形态表现为一种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但就整体而言,它有着更为丰富复杂的内容,表现为朱熹对“知”的各种二分(如生知/学知、深知/浅知等)。这种二分,从当代知识论的话语视角,可对接于道德命题之知与道德能力之知的区分。对朱熹而言,不同形态的“知”之间又并非截然二分,而下学上达是达至道德能力之知的基本路径,同时贯穿朱熹道德知识内部所有形态的知识。
作者 刘付华东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2期20-27,共8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ingbo Municipal Committee
基金 厦门大学2018年度校长基金·创新团队项目“多维视野下闽台朱子学之前沿问题研究”(2072018100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4

  • 1康德,盛志德.什么是启蒙?[J].世界哲学,1991(4):3-6. 被引量:33
  • 2景海峰.陈白沙与明初儒学[J].中国哲学史,2001(2):59-67. 被引量:10
  • 3陈献章.《复张东白内翰》,《陈献章集》卷二,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132页.
  • 4王守仁.《别湛甘泉序》,《王阳明全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31页.
  • 5陈献章.《陈献章集》诗文续补遗,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80-981页.
  • 6朱熹.《论语集注》卷7,《四书章旬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5页.
  • 7朱熹.《孟子集注》卷8,《四书章句集注》,第292页.
  • 8程颢,程颐.《论学篇》,《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97页.
  • 9陆九渊.《语录》,《陆九渊集》卷35,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71,452页.
  • 10邵雍.《观物篇》之四十三,《皇极经世》卷11之上,《道藏》第23册,第423页.

共引文献84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