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由宿主对微生物感染过度和失调反应引起,是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脓毒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早期液体复苏、感染灶清除、抗菌药物使用和器官支持等[1]。抗炎、抗氧化及调节肠道菌群的新治疗方法的发展可降低脓毒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但脓毒症及随后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破坏,并随之丧失促进健康的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盐,从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破坏,菌群移位。
出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5-1168,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金
云南省医学学科后备人才项目(H-2017059)
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开放项目(2019LCZXKF-HX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