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白杨素对HBx诱导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miR-103/PTEN通路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白杨素对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诱导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HepG2组(HepG2细胞),HBx-HepG2组、20μmol/L白杨素组、40μmol/L白杨素组、80μmol/L白杨素组,CCK-8法及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流式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增殖相关蛋白Ki67、凋亡相关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及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miR-103表达水平。结果与HepG2组相比,HBx-HepG2组细胞48 h OD值显著升高(P<0.05)。作用48 h后,与0μmol/L白杨素组相比,10μmol/L白杨素组对HBx-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不显著(P>0.05),20、40、80μmol/L白杨素组对HBx-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后续选择20μmol/L、40μmol/L、80μmol/L白杨素处理48 h。与HepG2组细胞克隆数目相比,HBx-HepG2组显著增加(P<0.05);与HBx-HepG2组相比,20、40、80μmol/L白杨素组(P<0.05)。与HepG2组、HBx-HepG2组相比,20、40、80μmol/L白杨素组细胞形态变化显著,发生核固缩、核裂变等改变,正常形态细胞明显较少,凋亡细胞明显增加,与HepG2组细胞凋亡率相比,HBx-HepG2组显著降低(P<0.05),20、40、80μmol/L白杨素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P<0.05)。与HepG2组相比,HBx-HepG2组Ki6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20、40、80μmol/L白杨素组Ki67蛋白表达依次下降(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依次升高(P<0.05)。与HepG2组相比,HBx-HepG2组miR-103表达显著升高(P<0.05),PTEN mRNA、PTE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20、40、80μmol/L白杨素组miR-103表达依次降低(P<0.05),PTEN mRNA、PTEN蛋白表达依次升高(P<0.05)。结论白杨素可能通过miR-103/PTEN轴抑制HBx-HepG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512-3516,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71547)。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56

共引文献17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