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因有感染、免疫和遗传因素等,是一组由多种病因综合作用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症候群。多种病因引起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低,基膜通透性增加,因此表现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代谢紊乱等症状,如不及时加以控制,会造成肾功能损伤,甚至会在终末期进展为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命质量[1]。尤其是不同程度的高凝、高脂状态,极易引发血栓,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见的致残及致死的原因。长期以来,西医常采用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类药物,但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不耐受或药物依赖情况,易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欠佳[2],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3]。
出处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7期1103-1104,共2页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基金
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高氏肾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2020PY-L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