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让班级成为学生终身成长的精神家园——学生班级归属感审思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社会文化赋予人以认同,并经由人所发现的归属而实现自我提升。~([1])这种"归属"正是现代性视野下人对自身发展的一种现实诉求。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微单位,班级建构本身就需要来自学生广泛、充分的认同,并自然地生成归属感。在现实的班级生活中,虽然很多班级都在无形中包容、接纳着在性格、学习基础等方面有所差异的学生,但仍有学生游离于班级生活之外、不愿参与班集体建设。这样的实践性问题需要引起格外关注。
作者 张聪
出处 《班主任》 2021年第4期56-58,共3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青年团队项目)“新时代卓越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其培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QT001)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0

  • 1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中国社会科学,1994(4):90-98. 被引量:109
  • 2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33-34页.
  • 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 4洛克.《人类理解论》(上)[M].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02页.
  • 5Plato, Timaeus, From The Dialogue of Plato, Vol. Ⅲ. trans.by Benjamin Jowett, Thoemmes Press, 1997, pp. 453-454.
  • 6Jacques Derrida, Positions, Translated by Alan Ba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p. 41.
  • 7Nietzsche, The Will to Power, trans, by Walter Kaufrnanns,Vintage, 1968, p. 966.
  • 8Bradley, Fractured Identities : Changing Patterns of Inequality,Polity Press, 1966, p. 23.
  • 9Michael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55.
  • 10Michael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150.

共引文献81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