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福州市2019年秋季臭氧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利用福州市国控站点及福州市臭氧研究观测站数据对福州市2019年秋季臭氧污染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福州市臭氧污染时空分布、臭氧与前体物的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臭氧污染的影响,并用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环境浓度的比值作为评价光化学反应进程和气团老化程度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强紫外辐射、高温、低湿、低风速等气象条件下,易发生臭氧污染,福州市2019年9月22日~28日臭氧最大8 h滑动平均值(O_3-8h)最高可达188μg/m^3,此次臭氧污染存在明显夜间残留偏高、臭氧浓度逐步累积的特点。经分析,这主要是本地光化学生成与夜间残留叠加造成,污染气团光化学进程短,老化程度低,臭氧生成能力较强,EKMA曲线表明臭氧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
作者 缪清清
出处 《福建轻纺》 2020年第10期15-21,共7页 The Light & Textile Industries of Fujian
基金 闽江口大气臭氧及其前体物来源与传输影响(项目编号:2019-S-6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183

共引文献559

同被引文献29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