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彝语研究概述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过去的70年是彝语研究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彝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亟需我们搜集和整理。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彝语研究分为3个阶段,回顾不同阶段取得的成就,梳理国内彝语研究的成果,从3个层面揭示其呈现的特点,总结经验,以服务于今后的彝语研究和民族语文事业。
作者
李蒙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民族翻译》
2020年第3期82-89,共8页
Minority Translators Journal
关键词
新中国
彝语研究
现状
特点
分类号
H21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2
1
王蓓.
彝语塞音清浊对声调实现的影响[J]
.民族语文,2011(4):37-42.
被引量:6
2
陈康.
彝语的紧调类[J]
.民族语文,1988(1):18-26.
被引量:5
3
木乃热哈.
彝语动词时态试析[J]
.民族教育研究,1999,10(S1):9-13.
被引量:2
4
王天佐.
彝语mo^(21)“女”词义演变初探[J]
.民族语文,1986(1):19-26.
被引量:4
5
李民.
凉山彝语人称代词的几个问题[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5(3):68-75.
被引量:5
6
马学良.
彝语“二十、七十”的音变[J]
.民族语文,1980(1):12-21.
被引量:3
7
刘应珍,武自立.
尼苏彝语塞边音在方言和亲属语言中的对应[J]
.民族语文,1997(3):16-22.
被引量:1
8
李民.
凉山彝语的主动句和被动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5(1):71-79.
被引量:8
9
陈士林.
进一步提高彝语词汇规范研究水平的几个基本问题[J]
.民族语文,1990(4):9-13.
被引量:1
10
陈士林.
彝语概况[J]
.中国语文,1963(4):334-34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李锦芳,李霞.
创新与借贷:核心词变异的基本方式——以仡央语言为例[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5):119-125.
被引量:4
2
陈彧.
超声波成像技术在生理语音学中的应用[J]
.南开语言学刊,2013(1):72-80.
被引量:2
3
李永燧.
论缅彝语[J]
.民族语文,1999(2):18-26.
被引量:8
4
普忠良.
彝语ndhe^(21)(甸)构成的地名及其文化内涵[J]
.民族语文,1998(6):42-48.
被引量:5
5
戴庆厦,胡素华.
彝语ta^(33)的多功能性[J]
.民族语文,1998(2):48-52.
被引量:10
6
胡坦.
藏语(拉萨话)声调研究[J]
.民族语文,1980(1):22-36.
被引量:48
7
戴庆厦.
我国藏缅语族松紧元音来源初探[J]
.民族语文,1979(1):31-39.
被引量:17
8
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
.哲学研究,1959(2):47-47.
被引量:285
9
陈康.
彝语的紧调类[J]
.民族语文,1988(1):18-26.
被引量:5
10
陈康.
彝语韵母方音对应研究[J]
.语言研究,1987,7(2):170-17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98
1
陈树雯.
北部彝语松紧元音的超声和声学研究[J]
.中国语音学报,2022(1):188-199.
被引量:1
2
卜维美.
腊罗彝语被动义的表达方式[J]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2):262-280.
3
刘正发,鲁阿呷.
彝语北部方言哈土圣乍话的接触音变及其成因[J]
.民族语文,2021(1):99-106.
4
周俊勛,劉宇.
漢藏語視角下“草”“㹀”動物雌性稱謂考察[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3(2):31-44.
5
毛洪波.
语音格局研究概观[J]
.文教资料,2008(36):35-36.
6
巫达.
论彝族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研究的路径[J]
.民族学刊,2012(6):1-7.
被引量:1
7
戴庆厦,李洁.
汉藏语被动句的类型学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1):88-95.
被引量:19
8
陆俭明.
新中国语言学50年[J]
.当代语言学,1999,1(4):1-13.
被引量:28
9
孙宏开.
论藏缅语动词的使动语法范畴[J]
.民族语文,1998(6):1-11.
被引量:35
10
禹岩.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室简介[J]
.民族语文,1992(1):77-81.
同被引文献
61
1
李永燧.
共同缅彝语韵类刍论[J]
.民族语文,2000(4):1-12.
被引量:1
2
王成平.
彝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评述[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3):210-211.
被引量:3
3
顾尔伙,巴登尼玛.
彝族毕摩传承方式的特征及原因探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S1):79-80.
被引量:4
4
沙马拉毅.
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S3):42-46.
被引量:3
5
李正文.
彝文古籍《勒俄特依·石尔俄特》的文化内涵[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S3):115-118.
被引量:2
6
木乃热哈.
凉山彝语语素的结合[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S3):33-43.
被引量:1
7
李永燧.
论缅彝语[J]
.民族语文,1999(2):18-26.
被引量:8
8
朱文旭.
彝语古汉语借词的一种形式[J]
.民族语文,1999(6):76-76.
被引量:3
9
戴庆厦,胡素华.
彝语ta^(33)的多功能性[J]
.民族语文,1998(2):48-52.
被引量:10
10
东人达.
中国文明西南源头启示录———彝文古籍《物始纪略》评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6):32-3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邹微.
中国彝语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92-2021)——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
.民族学刊,2021,12(10):106-114.
被引量:7
2
的的克牛,李小芳.
四十年来中国彝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2,40(5):46-5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的的克牛,李小芳.
四十年来中国彝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2,40(5):46-53.
2
刘宗明,王亚雨.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瑶族刺绣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30(3):100-105.
被引量:11
3
刘岩,叶霞,林丰琳.
中国傩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学术谱系与空间布局[J]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22(1):163-178.
4
刘岩,陈菊.
日本学术界视野下的云南书写及相关文献图谱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23,35(5):37-47.
5
叶茵怡.
基于文献计量的广绣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6):107-111.
6
刘岩,陈菊.
《格萨尔》研究的学术脉络与前沿热点——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青藏高原论坛,2024,12(1):97-107.
7
王佐菊,胡志国.
近三十年国内“拉美社会主义”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
.探索与批评,2024(2):135-151.
1
陈静.
探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35):41-42.
2
李二玲.
初中语文运用微课的教学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20):69-70.
3
无.
2019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暨第十届学术论坛[J]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9,0(1):100-100.
4
赵春月.
珠海城市文化名片设计及其宣传路径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0(12):88-90.
5
曹资湘.
生产统计工作在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分析与应用[J]
.中国科技投资,2020(12):40-41.
被引量:1
6
吴丽娜.
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研究[J]
.现代教育,2020(13):35-37.
被引量:4
民族翻译
202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