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管活性因子变化意义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管活性因子变化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单纯肝硬化失代偿期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300 ml共32例与<300 ml共48例,观察组根据随访3个月的临床转归分为无并发症组65例和并发症15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间患者、观察组内出血量≥300 ml与<300 ml间患者、观察组内无并发症与并发症间患者的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凝血指标包括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管活性因子包括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Ang)-II。结果肝功能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ALT、AST和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降低;凝血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D-D、FBG、PT和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因子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PRA和Ang-I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观察组出血量≥300 ml患者的肝功能、凝血指标和血管活性因子表达水平与<300 ml的患者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上述指标间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检测肝功能和血管活性因子对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出血量以及评估短期预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 刘君
出处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9期172-174,共3页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133

共引文献291

同被引文献55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