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审美距离视域下的电影起源

The Origin of Movi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D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电影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变革历程中,其审美效果深受技术的影响,但其最根本的吸引力应该还是来自审美体验。布洛提出的“审美距离”学说已在各种审美实践中逐渐成熟,因此也可以用来观察早期电影史。电影技术让影像动态化之初,审美距离被拉得过近,所以尽管公映的影片众多,特技也逐渐出现,但电影还谈不上真正的艺术,陷入审美困境。随着各国从业者对电影构成理论的不断探索,将镜头而非故事作为电影基本单位的蒙太奇理论终于获得认可,审美距离由此被推回到合适的范围之中,催生了相对最佳的审美体验,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地位。不过,在这个审美距离的维度上,技术带来的“引力”和艺术带来的“斥力”此后也一直在反复推挽。
作者 王廷轩 Wang Tingxuan
出处 《艺术传播研究》 2020年第1期77-83,共7页 Journal of Art Communication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