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集体记忆”视域谈闽台文化共同体建构--以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为例
被引量:
3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ommunity of Fujian and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ctive Memory--Taking China-Meizhou Mazu 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集体记忆"为研究视域,将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发现,"神缘"、地缘和族缘作为构成妈祖记忆的核心要素,是妈祖信仰得以升华为两岸政治、经济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同时,通过赋予记忆新的情感内涵,依托场景、"询唤"和互动这三种机制的设置与切换,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实现了两岸集体记忆的展现、重构与共享,成为驱动两岸共享意义、凝聚共识、相互认同的重要力量。
作者
胡骞
Hu Qian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
出处
《文化与传播》
2019年第6期46-52,共7页
Culture &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闽台文化
湄洲妈祖
情感内涵
妈祖信仰
相互认同
集体记忆
共享意义
凝聚共识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6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柯泽.
斯蒂芬逊传播游戏理论的思想史背景[J]
.新闻大学,2017(3):107-113.
被引量:45
2
俞明.
妈祖文化与两岸关系[J]
.南京社会科学,2001(8):70-78.
被引量:8
3
金寿福.
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
.外国语文,2017,33(2):36-40.
被引量:163
4
朱天顺.
妈祖信仰与两岸关系[J]
.台湾研究集刊,1998(1):44-53.
被引量:3
5
郑丽航.
宋至清代国家祭祀体系中的妈祖综考[J]
.世界宗教研究,2010(2):120-131.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皮庆生.
宋人的正祀、淫祀观[J]
.东岳论丛,2005,26(4):25-35.
被引量:22
2
郑丽航.
天妃附会碧霞元君封号考[J]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6):78-82.
被引量:18
3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445.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4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444.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三编本.
5
蒋维锬.《历代妈祖封号综考》,天津《中华妈祖文化学术论坛论文集》,2006年,第10-17页.
6
(清)翟灏.《艮山杂志》,《丛书集成续编》收录光绪二十二年钱塘丁氏刊本.
7
(元)柳贯.《敕赐天妃庙新祭器记》,载《柳待制文集》卷14.
8
(元)袁桷.《佥事范君墓志铭》,载《清容居士集》卷30.
9
(元)程端学.《灵济庙事迹记》,载《积斋集》卷4.
10
(元)洪希文.《降香祭湄洲林天妃祝文》,载《续轩渠集》卷10.
共引文献
236
1
彭志全,朱飞虎.
文化观视域下人民英雄形象传播的异化与重塑[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6):75-80.
2
朱晓峰.
论大众传播游戏理论的价值与现实意义[J]
.新闻研究导刊,2021(3):101-102.
被引量:2
3
金玉萍,隋翔.
再媒介化:数字策展的跨文化记忆建构——以CGTN《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为例[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4(1):14-26.
4
王智平,王子涵.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MBTI人格测试网络社群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2,8(19):84-88.
被引量:5
5
杨英.
从帝国礼制系统看四十年来的宋元明清神祀研究[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3(2):250-264.
6
张继焦,吴玥.
中国信仰文化体系的新探索:与杨庆堃和华琛的对话[J]
.青海民族研究,2020(1):80-88.
被引量:7
7
吉玮琳.
城市空间建筑与女性主体书写间的有机互动——以迟子建、王安忆相关创作为例[J]
.文化学刊,2021(3):72-74.
8
肖波,卜钰雯.
瘟疫遗产地的文化记忆与形象建构:亚姆村模式[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1,30(2):395-409.
9
孟辰,段雨霖.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记忆建构[J]
.南大日本学研究,2024(1):58-74.
10
胡小凡.
论国外鲁迅纪念及其文化效应(1949—2022)[J]
.上海鲁迅研究,2023(1):285-29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1
1
彭福荣.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的应对[J]
.民族学刊,2020,11(1):1-7.
被引量:17
2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
.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7.
被引量:214
3
王见川.
1946—1987年的台湾妈祖信仰初探——以北港朝天宫转型和妈祖电影、戏剧为考察中心[J]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1):76-79.
被引量:3
4
王光海,高虹.
妈祖信仰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文化认同的视角[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84-87.
被引量:17
5
樊如霞.
妈祖信仰在台湾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影响力[J]
.闽江学院学报,2008,29(6):29-32.
被引量:1
6
张帆,黄育聪.
发扬妈祖文化精神促进闽台两岸文化产业对接[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45-48.
被引量:1
7
蔡尚伟,王沈辰.
推动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发展之政策措施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5.
被引量:6
8
王英暎.
从妈祖造像看中国神像造型美学的意涵[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21-126.
被引量:3
9
罗远玲,陈旻.
冼夫人与妈祖生平事迹的比较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77-78.
被引量:1
10
邱娟.
集体记忆视角下的档案管理[J]
.中国档案,2013(2):42-4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胡锐翔,王忠.
妈祖信俗仪式构建两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于“海峡两岸妈祖宫庙携手抗疫线上祈福”仪式的分析[J]
.闽台关系研究,2021(3):109-120.
被引量:3
2
林保成,许峻维,杨玉蓉.
媒体视域下妈祖的集体记忆与社会认同——影视创作与古史记载的异同探寻[J]
.妈祖文化研究,2023(2):75-81.
3
陈珊珊,廖志宇,林元国.
妈祖文化与艺术研究超势——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妈祖文化研究,2024(2):30-38.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刘莉莉,许元振.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妈祖文化数字化传播探析[J]
.莆田学院学报,2021,28(6):23-27.
被引量:5
2
吕邈航.
两岸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共情: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J]
.闽台关系研究,2023(4):33-43.
被引量:3
3
李晓敏,林明太.
妈祖文化短视频平台的文化创新性表达——以“湄洲妈祖祖庙”抖音账号为例[J]
.莆田学院学报,2024,31(1):29-35.
被引量:1
1
倪方六.
古代的“共享”交通:“共享驴”往来甚速[J]
.报刊荟萃,2020,0(1):82-83.
2
吴睿辉,刘海宏.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现状及对策[J]
.辽宁经济,2020(1):36-37.
被引量:1
3
辽澳合办妈祖文化旅游节[J]
.侨园,2019,0(12):10-10.
4
正里.
南平召开郑成功研究会三届一次会员大会[J]
.朱子文化,2019,0(5):41-41.
5
李乃翘,张蓓蓓.
基于民间信仰的妈祖塑像服饰特点[J]
.服装学报,2020,5(2):164-172.
被引量:1
6
党东耀.
主体间性:后西方世界国际传播的新范式——面对“美国优先”的传播策略[J]
.文化与传播,2019,8(5):58-65.
被引量:2
7
李照斌.
追寻朱子足迹 感悟先贤魅力——记2019年朱子之路·闽台书院文化之旅[J]
.朱子文化,2019,0(5):57-58.
8
林明太.
妈祖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交流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6-96.
被引量:7
9
《闽台文化研究》编辑部.
征稿启事[J]
.闽台文化研究,2019,0(4):121-121.
10
陈科.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研究[J]
.才智,2019,0(31):18-18.
文化与传播
201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