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地震工程界,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损程度判定方法主要是由观测人员亲临地震现场目测结构的破坏程度,根据自身经验来判定.这种方法特点是直观迅速,但主观因素强,判定结果因人而异.对此,国内外学者对RC框架结构的破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基于不同的损伤模型所得出的损伤指数来判定结构或构件的损伤程度.文章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将现阶段损伤模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基于能量的损伤模型、基于变形的损伤模型、基于退化和变形的损伤模型、基于能量和变形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基于低周疲劳的损伤等.研究结果表明:Park-Ang能量位移双参数损伤模型以及其改进形式能够较好的反映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发展过程.
作者 李明 张亮泉
出处 《安徽建筑》 2020年第4期92-93,共2页 Anhui Architec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32

  • 1朱伯龙.建筑抗震试验[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 2陆新征,叶列平,缪志伟,等.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71-278.
  • 3Vamvatsikos D, Cornell C A.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 J ].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e Dynamics, 2002, 31 (3): 491 N514.
  • 4Applied Technical Council,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t. Quantification of Building Seismic Performance Factors [ R]. California, 2009.
  • 5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t. NEHRP Recommended Seismic Provisions [ S]. Washington, D. C., 20O9.
  • 6LuXZ, LinX C, MaYH, LiY, Ye LP.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progressive collapse of concrete building due to earthquake[A]. Proc. 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 October 12 -17, 2008, Beijing, China, CDROM.
  • 7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S].,..
  • 8邱法维,结构抗震实验方法,2000年
  • 9姚振纲,建筑结构试验,1996年
  • 10朱伯龙,建筑抗震试验,1989年

共引文献257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