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影像记录对“非遗”抢救保护的重要性——以苏州制扇为例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重视和保护,对于即将消失的技艺和传承手法,如何保护记录使其传承下去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好的影像记录手法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尤其重要,如何真实、清晰、流畅地记录“非遗”制作过程也值得深思。本文对影像记录在抢救保护“非遗苏州制扇”过程中的重要性做了分析探讨。
作者
陈文静
机构地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0期221-222,共2页
Home Drama
基金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省助项目,项目编号:XJCX19_0316。
关键词
影像记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抢救保护
分类号
J528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周敏,葛晓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制扇技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54.
被引量:5
2
肖芒.
论影像记录在“非遗”抢救中的优势和价值[J]
.齐鲁学刊,2010(6):92-97.
被引量:9
3
胡旋.
媒体碎片化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J]
.南方农机,2019,50(18):252-25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杨丽霞,喻学才.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
.旅游学刊,2004,19(4):85-91.
被引量:88
2
王金柱.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59-63.
被引量:17
3
本报记者 刘晓林 李有军.中国立法加强“非遗”保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04).
4
陶富海.非物质文化是最贵重的遗产[N]山西日报 (C),2010(C01).
5
潘嘉来.中国传统雅扇/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6
胡敏中.
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J]
.新视野,2008(1):73-75.
被引量:17
7
王云庆,石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特藏[J]
.北京档案,2009(6):22-23.
被引量:6
8
孙志国,钟学斌,王树婷,张敏.
地理标志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6-38.
被引量:22
9
梁怡.
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复兴 山西大同寺观壁画复建有感[J]
.新美术,2013,34(5):125-127.
被引量:3
10
李欢.
“中国扇”文化的艺术赏析[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9(2):61-6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2
1
巩妙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J]
.传媒论坛,2021,4(24):137-138.
被引量:3
2
高轩,李建中.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判定标准[J]
.求索,2013(3):119-121.
被引量:3
3
杨碧华.
影像记录在“非遗”抢救中的优点和价值分析[J]
.文化学刊,2018(11):16-17.
被引量:1
4
黄平.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及问题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33):47-48.
5
彭婷婷,杨正钰,雷长桥.
数字媒体环境下羌族文化传播业态创新研究[J]
.新闻传播,2018(9):6-7.
6
李秀华,郑金姣.
影像记录在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中的价值及其应用[J]
.文山学院学报,2018,31(3):64-67.
被引量:1
7
马玫瑰.
非遗微纪录片《弦舞的艺术》对阿细跳月的影像表达[J]
.新闻论坛,2018,32(4):71-73.
被引量:1
8
张建军.
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J]
.民族文学研究,2020,38(1):110-118.
被引量:5
9
刘佳.
碎片化的土野之美——二人转短视频传播的思考[J]
.戏剧文学,2019(11):150-155.
被引量:2
10
陶小惠,翟青扬,蒋玉雪,王章涵,刘星宇.
以江苏为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路径研究[J]
.中国地名,2020(6):36-38.
同被引文献
3
1
肖芒.
论影像记录在“非遗”抢救中的优势和价值[J]
.齐鲁学刊,2010(6):92-97.
被引量:9
2
周箭,葛建伟.
地方性非遗项目的现状调研——以江阴地区手工技艺类项目为例[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6):252-253.
被引量:4
3
杜彬,彭慧媛.
影像记录中的“技—忆”留存——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综述片[J]
.中国文艺评论,2020(12):96-10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庞国斌,曾霞.
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以广西壮锦非遗传承人为例[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6):23-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肖政玉,杨婷.
特殊职业教育与地区非遗手工艺的融合探究——以广西编织技艺为例[J]
.教育观察,2022,11(12):108-110.
1
周瑞文.
都江堰伏龙观古建筑群灾后抢救保护施工管理[J]
.文物天地,2020(3):8-11.
被引量:1
2
王志芳,段冰杰.
传承与保护:民国以来云冈石窟修缮与保护[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1):67-70.
被引量:5
3
王星潜,陈秋沛.
明弘治年间贵州始铸币史实与制同内地历程研究[J]
.西部学刊,2019,0(20):128-130.
4
孙冯燕.
胡兴堂:百年传承续写正典徽味[J]
.度假旅游,2019,0(9):63-65.
5
张其成.
抢修“太医院” 尽快建立国家中医药博物馆[J]
.中国政协,2020(6):20-21.
被引量:4
6
蔡梦月.
民间口传文化的保护记录与活态传承策略[J]
.区域治理,2019,0(39):251-253.
戏剧之家
202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