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再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增强中国整个社会的有效供给、推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理论逻辑的起点是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改革既要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又要调整社会生产关系;核心要义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理论,改革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改革的驱动力量是科学技术,以科技创新来推动改革不断深入;中心任务则是以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确保国民经济的结构合理均衡;实现手段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逻辑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来指导新时代路径,改革不仅要融入新发展理念,还要投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作者 徐沈 裴晓鹏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2020年第1期12-20,共9页 Gansu Theory Research
基金 2018年度全国党校系统(行政学院)重点调研课题(201864) 2019年度安徽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QS2019014)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3

  • 1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月1日.
  •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载《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
  • 3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也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 4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载《人民日报》2015年9月27日.
  • 5《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1日.
  • 6《习近平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载《人民日报》2015年5月29日.
  • 7《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内生动力,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载《人民日报》2015年7月20日.
  • 8《习近平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分别参加全雪两会一些团组审议讨论》,载《人民日报》2015年3月7日.
  • 9《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当乎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路》,载《人民日报》2015年3月6日.
  • 10郁培丽.中国产业经济的新发展——“后危机时期中国产业发展论坛暨2010《中国工业经济》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0(8):150-15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77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