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负荷与收缩形式对肌肉抗阻力训练神经适应的影响 被引量: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下离心与向心抗阻力训练神经适应变化特点。方法:招募男性大学生60人,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人。其中3组做单纯向心抗阻力训练,另外3组做单纯离心抗阻力训练,每种类型的抗阻力训练负荷均分别为65%1RM、80%1RM、95%1RM。训练选用右侧肢体的肱二头肌,向心训练每次训练至力竭,各负荷离心训练次数与相同负荷向心训练次数相同,每周3次,每次3组,训练6周。训练前对受试者进行完成最大自主收缩(MVC)和其相应类别与负荷抗阻力训练动作的表面肌电信号测试采集,训练结束后再进行同样动作与负荷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表面肌电信号采集采用型号为ME6000-16的表面肌电仪进行,采样频率设定为2000 Hz。结果:向心抗阻力训练各负荷平均肌电值(AEMG)显著高于相应负荷离心抗阻力训练(P<0.05)。与训练前相比,向心抗阻力训练80%1RM负荷、95%1RM负荷训练后AEMG显著增加(P<0.05),而离心训练只有95%1RM负荷组训练后AEMG出现明显增加(P<0.05)。向心抗阻力训练各负荷中位频率(MF)显著高于离心抗阻力训练(P<0.05,P<0.01)。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向心各负荷训练MF值增高(P<0.05,P<0.01),离心训练MF值降低(P<0.05,P<0.01)。结论:向心抗阻力训练比离心抗阻力训练更能增强运动单位放电的一致性与协同性适应。两种训练模式使肌肉放电频率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向心抗阻力训练导致肌肉MF值升高,而离心抗阻力训练则使之降低。
作者 梁成军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W201683615)。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5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