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普通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流行率为15%~40%,高于全球平均流行率(25.24%)[1-3]。不同于欧美国家,亚洲非肥胖人群NAFLD流行率较高,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团队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NAFLD流行率为15.4%[2]。成人NAFLD流行率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3.87%上升至2015年43.65%。肝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当前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在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在肝细胞保护方面的作用已经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4-5]。由于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较多,目前尚未被全部研究,通过有效梳理已有研究成果,能够为黄酮类化合物在肝损伤方面保护作用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研究,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出处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Journal of Jilin Medical University